甜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散文阅读方法及训练附答案
TUhjnbcbe - 2023/4/29 18:50:00

方法点拨

散文定义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主要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类。

1、叙事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例如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

阅读技巧:

(1)理清线索。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看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是怎样叙述的。

(2)巧借联想。抓住形与神的结合点,体味散文中蕴藏的情感,领悟散文的意境美。

2、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主要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以景织文。

描写手法:比兴、象征、拟人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细致划分:借景抒情、因物抒情、以事抒情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抗日*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

3、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的,委婉、含蓄,通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个性。

阅读技巧:

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融情,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

最美好的时刻

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他挨着她坐下。

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他们跑来,舒服地躺在他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8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1.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①“美好”指的是

②“时刻”指的是

2.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3.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4.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3分)

5.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1、①宁静(1分)、温馨(1分)(答“宁静”1分;答“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等1分,共2分)②春天的夜晚(2分)(只答“夜晚”或“晚上”给1分。)

2、(3分)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3、(3分)中心突出(1分),表达了和谐、宁静的美好感觉(2分)。(或“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4、(3分)不矛盾。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1分),烘托了(或“表现了”)夜晚的和谐、美好(2分)。(只答“不矛盾”不给分;说明“衬托”“烘托”手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5、(3分)示例:语言生动(1分)。如“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1分)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野李子可爱的形状(1分)。(从“意境优美”“层次清楚”等方面举例分析、言之成理也可。)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多么有智慧的人啊!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作者与化妆师交往的过程,也是对她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请找出表明作者对化妆师认识态度变化的语言,经自己整合概括,填写在下面。(答案不超过60字)

(1)

(2)

(3)

(4)

2.“生命的化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文章第二段中说“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过,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4.你认为作者讲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

1.(1)认为化妆非常简单,不需要聪明才智。

(2)了解了化妆的最高境界,改变初衷,刮目相看。

(3)赞叹化妆师富有智慧。

(4)向化妆师起立,表达内心的敬意。

2.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3.欲扬先抑;为后文赞扬化妆师做铺垫,突出化妆师的智慧。

4.人不应该只在表面上下功夫,更应该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加灿烂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阅读方法及训练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