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山海经刑天」原创内容
抿一口绿茶,今天星期二,刚从村里回市里面,1岁多的女儿也越来越活泼好动,甚至会发小脾气,可我依然认为她是全世界最可爱最美丽的。
作者|刑天我儿最好看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村的张叔在城里打工,很想家里的两个儿子,就买了糖果让一个回家探亲的邻村工友带回去。工友问,你儿子叫啥长啥样,张叔说:大的叫张鸭蛋,小的叫张二狗,你到了村口看到一群玩耍的孩子,长得最好看的那两兄弟,就是我的儿。过了几天工友回来了,张叔问怎么样了,工友说你儿子名字我全忘了,我就在你们村口转了一天,看谁最好看。结果小孩中没有一个好看的,我就把糖果给我儿子了。工友解释道:我儿最好看。你娃不好看
其实按照概率学来讲,我所认为的我女儿的美丽及可爱程度,可能恰好在全世界同年龄段小孩整体水平的50%左右,这叫均值回归。
可是你要是敢把这个事实——你家娃不如另外50%的娃好看,发给你朋友圈晒娃狂魔,你一定会被拉黑,被骂神经病。
可是这与今天的主题,新疆特产有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大,大到可以让你和你的团队少走3-5年弯路,甚至改变你命运。
绝大部分人,包括曾经我自己,做新疆特产项目的时候,并没有做足项目调研、市场需求及消费者洞察分析,往往是从“我儿最好看”出发,因为我是新疆人/我自己家种新疆特产/我的资源在新疆/我喜欢新疆/我爱新疆/这是我的家乡/我认识某某新疆大佬/......所以我要做新疆特产及开新疆特产店。
可是市场及消费者,认可“你儿最好看”吗?
如果市场及消费者不认可,你就只有孤芳自赏,我们对自己的孩子的爱也许可以这样。纵使世人都不爱我的孩子,我也爱她包容她,这是源自人类千百万年的自私基因,孩子有我的基因,我怎么看怎么顺眼。
但是我们是在做企业,如果还是孤芳自赏,必然导致产品不被市场认可,必然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无法支撑产品研发及创新,无法凝聚团队人心,更无法开发渠道及市场,最后一定就会陷入倒闭的境地。
市场变了天
我们还在原地
在新疆学习及工作近20年,经常往返新疆和内地,使我对新疆爱之深,责之切。见证了新疆特产的兴起及衰落,从逢年过节必采购的稀罕宝贝到烂大街的通货。
勾犇/作品
20年前,新疆特产因为新奇好吃或者好看等稀有独特优势,逐鹿中原,大获全胜。可是20年过去了,葡萄(干)还是那个葡萄(干),红枣还是那个红枣,哈密瓜还是那个哈密瓜,新疆的农产品几乎没有发生有质量的升级。
可这20年,全国发生了什么?
这20年是基础建设设施不断完善的20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20年,是全社会商品供不应求到全社会商品过剩的20年,是商品从大通货模式走向品牌化品质化的20年,是区域商品市场走向全国商品市场的20年,是消费者从大众消费逐步向品质消费转变的20年。
新疆特产还在原地,新疆特产从业者还做着春秋美梦:若羌红枣什么时候回到批发价80-90元/公斤,零售价元以上的价格。
都说新疆是瓜果之乡,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可是单单一个葡萄产业,就被云南葡萄远远地抛在脑后。没有出过新疆的人,潜意识会觉得吐鲁番的葡萄最好吃,但是当你真的吃过云南的葡萄后,你会发现,引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云南葡萄,真的不比吐鲁番葡萄差,甚至整体水平都比新疆的鲜食葡萄高。
市场早变了天,可是我们就像那个工友:我儿最好看。
直播及短视频等
不是药
眼下新疆特产似乎又迎来了一波超级红利,这就是短视频及直播。于是乎大家又一起上,从地区一把手到各种网红,似乎谁去晚了就会被时代抛弃。
我们无法否认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直播等对新疆旅游业及新疆特产的宣传及销售促进作用,但是这并没有解决新疆特产面临的本质问题。
勾犇/作品
直播及短视频不是药,这仅仅是催化剂,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或者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这些新媒体上面,我们又会进入新一轮的低质量、同质化的内卷、泡沫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错失发展机遇。
新疆特产在新时代面临的本质问题是:产品研发太落后,满足不了国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产品研发才是
解决问题良药
最近,#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让一位在新疆耕耘大半辈子的91岁的老奶奶登上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7.1亿次。
这个老奶奶叫吴明珠,是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年仅25岁就主动请缨来到了新疆吐鲁番地区,做新疆甜瓜的研发,一步步做到了与她的同学—袁隆平齐名的大国工匠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即使是我们新疆本地人,可能也未必知道,我们吃了几十年的西州蜜、红心脆、西瓜、香梨*、小青皮、黑眉毛、香妃蜜瓜、皇后蜜瓜、郁金香甜瓜、金凤凰、绿宝石瓜、麒麟瓜等等,这些包揽了几乎中国人餐桌80%的西瓜甜瓜,都是她带领团队,在戈壁滩上研发培育出来的。
勾犇/作品
年,吴明珠和整个团队整理了新疆44个地方品种和1份野生甜瓜的资料并手写足足有多万字珍贵资料。这份资料让不少濒临绝种的甜瓜被挽救,还为研发新的瓜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0年后的年,你很难看到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还有在一线踏踏实实做研究的人。60年后的年,你在新疆大地上,经常能够看到一群群做直播的、拍视频的人,上至领导下至大学生等等。
我们的人要耐住寂寞,现在泡沫化的社会中不会产生科学家。几十年以后我们还在泡沫边缘化上,最后会被历史抛弃,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耐下心来做学问,太难了。
一个浮躁的社会重归理性社会,需要几十年的回归。本来社会就不应该主动泡沫化,过多的泡沫化再倒回去太难。要几代人重回冷静,队伍中才会有真正的科学发明。
任正非某种形式上,我们都在吃几十年前的老本。
但是老本不可能吃一辈子,拿来主义不可能持久。4年前一个日本研发的新品种阳光玫瑰,带动了全国上千亿的产业,让老百姓增收,让消费者得到了品质体验,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葡萄。
但这是日本还没有启动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工作,这是侥幸。一旦启动侵权执法,又得有多少种植户倒闭,最后阳光玫瑰如佳沛一样,高价高利润,侵权必究。
销售强研发弱
是无法做强新疆农业的
产品通过渠道,达到消费者手中。
产品研发是最难的最耗时的且失败率最高的,而通过渠道做销售(如直播短视频等等)是耗时最短却也最容易短期成功的。
难得耗时间的,都不愿意做。但研发成功后,会打造一支有市场意识的研发团队,更会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有了利润会进一步反馈给研发人员,让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简单的见效快的,大家一起上。领导要业绩,员工要成绩,资本平台要交易额要流量,大家结成了短期利益共同体,相互成就,却忘记了直播短视频带来的短期销售,只是“新瓶装旧酒”,产品没有本质变化,依旧难以在内地市场与成熟的品牌竞争。
领导们为什么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资源做研发呢?因为研发是要做冷板凳的,产品研发见效慢还容易失败,为什么要去做呢?
可是很少有人想,有网红了有流量,产品有了销售。可是网红走了流量走了后的一地鸡毛,谁又来管呢?
细水长流的产业,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象。
特产店不倒
新疆农业难以振兴
从业10余年,每年都会有亲朋好友及刚毕业的大学生,咨询要开个新疆特产店,要么网店要么线下实体店。
我的态度很明确:上策不开,中策少开,下策随便开。
为什么呢?如前文分析的那样,新疆特产这个大类,受制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供应链成本太高,几乎做不了刚需、高频的必需品,在整体研发弱的现状下,只能做小众高价的非必需品。
做高频刚需的必需品,没有性价比优势;做小众的非必需品,又没有研发优势形成的竞争壁垒,很容易被内地其它产品打败。
一个小众的非必需品,看得见的天花板,从业人员众多,还要与内地及进口产品竞争,好比让你拿着步枪和飞机大炮干,你怎么干得过呢?干不过为什么你要执迷不悟地冲进去呢?
勾犇/作品
那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开新疆特产店的?一部分是小白真不懂;一部分是“别有用心”。
让新疆特产融入全国大市场
做不了必需品就成为它的一部分
让新疆特产快速全面融入全国大市场,是解决产品短期销售问题的最佳办法;开一个没有竞争力且高度内卷的新疆特产店,这是下下策。
新疆特产,早晚要去全国大市场和同类产品拼刺刀,只有嵌入全国市场,才有机会从非必需品,变为必需品。
要融入全国大市场,还需解决新疆特产产品标准问题。成熟的产业,产品品质是分级分标准的,不同标准对应不同价格。而现状是有标准,无法落地执行,这需要找原因并解决掉这些问题。
面包糕点是大城市一些人的必需品,葡萄干不是必需品,但是带葡萄干的面包糕点可以是大城市白领们的必需品。
同样的道理,库尔勒香梨不是必需品,但是当库尔勒香梨与中高端社区供应商的蔬菜水果肉类组合起来,就成了北上广中产阶级的生活必需品。
高重视高投入产品研发
打造来自新疆的国民品牌
新疆是歌舞之乡,是瓜果之乡,是几大文明的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各种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拥有勤劳朴实的各族人民,拥有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头部农业品牌的一切资源。
勾犇/作品
这里理应产生也必然产生农业的全世界知名的头部品牌,但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间断的产品研发为基础,需要让从事研发从事农业的人,过上体面的必要生活,需要*府企业及大学科研机构通力合作以市场需求做研发,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去开创这个新局面。
产业升级、竞争升级,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种及相关专利,才是新疆特产的竞争源头。
源头不加大投入,而引导大家都去做网红做视频搞直播,多开新疆特产店,这是本末倒置,会让新疆农业成为产业链的低端。
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还是依旧“我儿最好看”?
热门文章小V快跑10-谁是中小微企业的敌人?如何找女朋友?如何开发客户?脚踏实地,为什么如此重要?
(本文插图来自插画大师,勾犇)
排版:独孤实/审核:独孤实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山海经刑天」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