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瞭望三类人才,为六盘山区积蓄振兴动能
TUhjnbcbe - 2022/10/18 1:19:00

六盘山区

六盘山区包括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四省区61个县区,地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缺水严重。

近年来,西海固各县区积极培育村*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力促两个带头人相互转化融合,使其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动车组”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闽宁人才交流持续深化。**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闽企闽商……一批批人才带着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熟模式和“爱拼敢赢”的精神扎根西海固

越来越多曾因贫穷离开家乡寻找出路的西海固人,希望回到家乡贡献力量。当地组织部门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由县乡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亮冷瑞洁

六盘山区曾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宁夏西海固地区则是这一特困地区中的“贫困之冠”。再次来到这里,已是旧貌换新颜——告别贫困的西海固,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乡村要振兴,多元化的人才支撑至关重要。

以前,西海固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人口迁出、人才流出是严峻挑战。如今,从返乡创业青年到村*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再到福建援宁人,各类人才汇聚于此。

理念、资金、技术、市场……各种要素随着人才一同到来,滋养着这片迈向振兴的沃土。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致富带头人郭少玲(左)指导村民种菜(年7月18日摄)安磊摄

带头人蹚路致富

在西海固首个“亿元村”杨郎村,酿酒、铸造、养牛、瓜菜是四大支柱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有致富带头人和村*组织带头人负责蹚路。

刚刚卸任村支书的曹辉,凭借在甜瓜种植圈里积累的资源,从浙江引进企业进驻杨郎村,改良了瓜菜品种,激发出村里人的干劲儿。

为引导村民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同时放心投资,曹辉把合作社建的大棚低价转租给农户,让他们先尝试。

村民王小伟租了5个大棚,今年第一茬瓜就卖了20万元,便下定决心自己投资建棚种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西海固各县区积极培育村*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力促两个带头人相互转化融合,使其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动车组”。

固原市在换届中将年轻人、能人充实进基层组织,让带头人讲怎么干、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

在固原市彭堡镇姚磨村,种菜达人姚选被选为村支书,还成了副镇长。

走进姚选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活蹦乱跳的鲟鱼,这是姚选示范推广的“种养结合”棚。进入大棚的自来水先注入池子养鱼,鱼池排出混杂了鱼粪的废水进行发酵后,再通过管道对植物进行滴灌。

“一池鱼有到斤,种养结合后不新增耗水量,还让一个棚每年收入增加7万元,减少了蔬菜的化肥使用量。”姚选说。

在姚选等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姚磨村几乎家家种蔬菜,现在已成了远近闻名的万亩蔬菜种植基地。

“带头人帮我们把问题摸清了,把路蹚顺了。现在,一亩蔬菜每年收益已经从几年前的元提高到了元。”村民郭少玲说。

援宁者协同振兴

最近,抖音上有位副镇长火了。他一口浓浓的闽南口音,卖力地推荐着宁夏特色农产品。他就是挂职担任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副镇长的厦门国企干部李辉钦。

年,李辉钦通过闽宁协作机制来到闽宁镇挂职。后来,这份原本只有一年的“山海情缘”,在他主动的申请下一延再延。

“人气不足,财气怎么会旺?”初来时,李辉钦便致力于提高这个移民小镇的名气。年初,电视剧《山海情》热播,他抓住机遇,学拍短视频、做直播、上综艺节目……当地的农副产品被打造成一个个“万单爆品”。

像李辉钦一样活跃在西海固乡村振兴一线的福建援宁人,还有很多。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闽宁人才交流持续深化。**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闽企闽商……一批批人才带着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熟模式和“爱拼敢赢”的精神扎根西海固。

山海相逢,碰撞出无数神奇的可能。

在福建永春菇商陈世文的眼中,西海固干冷的气候是绝佳的气候资源。他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建厂种菇,补上了福建夏天因气温高而不出菇的空档。

对福建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研究人员郑国华来说,六盘山丰富多样的植物,是天然的中草药库。在宁夏泾源县科技局挂职期间,他申报了“六盘山卫矛科植物活性物质的筛选”科研项目,研究植物的抗癌药用价值。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曾20余次深入六盘山调研。他敏锐地捕捉到树木年轮间距变化,推断西海固气候正在暖湿化,提出利用气候变化发展生态产业的建议。

福建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探索的经验、历练的人才,穿山越海,变成西海固地区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

“脱贫之后,闽宁人才协作交流突出‘组团式’帮扶。我们统筹安排专技人员、管理人员深入协作地区,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科技服务等领域开展帮扶。目前,每一个闽宁协作对口县区都至少有50名队员驻点工作。”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宁工作队队员、宁夏固原市*府副秘书长谢敏说。

优秀人才凤还巢

如今,越来越多曾因贫穷离开家乡寻找出路的西海固人,希望回到家乡贡献力量。当地组织部门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由县乡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从西海固走出去的创业者马*,在武汉开办的企业服务咨询公司年营收超过万元。年初,他回红寺堡老家过年时发现,村里的养殖产业模式还有提升空间。怎样提升养羊附加值?马*找来学畜牧的同学做技术顾问,说服村集体共同投资建羊圈,蹚出了一条新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商超供应模式市场已趋饱和。我们利用咨询公司的资源打造家庭会员制,为高端客户提供3个月龄的羊羔肉定制服务,利润率至少能提高10个百分点。”马*说。

很快,市场需求给出了回应:马*自己养的羊已供不应求,如今每月40吨高端肉品的销量中,有超过95%由周边村子的养殖户供应。

“以乡情作为联系人才的感情纽带,引导固原籍在外人才回报家乡。目前,已有余名在外人才返乡创办各类企业。”固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继宏说。

20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时,泾源县新民乡马河滩村的兰恩慈,家里是全村最穷的。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他在西安市成立食品公司,经营牛肉批发生意,日子越过越好,但“总觉得心里缺点啥”。

年,兰恩慈卖掉西安两套房产,在乡干部的联系下回乡创业,成立了蛋鸡养殖场。此后,他带动30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为入股养殖场的40多户村民每年按10%至15%的额度分红。

“在外漂泊时想家,其实,是想家乡能更好。”兰恩慈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瞭望三类人才,为六盘山区积蓄振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