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圣诞
文殊菩萨被称为“七佛之师”,是智慧的象征,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
每年文殊菩萨圣诞前夕,十方善信都会诚心供奉,众法师在文殊菩萨圣像前燃起戒定真香,将信心与心愿传达于诸佛菩萨祈愿与文殊菩萨感应道交,护佑众生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文殊菩萨与歇龙石的故事
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夏天到山顶,晚上睡觉都要开暖气,可以想象五台山整个的气候。进入五台山,就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
文殊菩萨两度化身救虚云老和尚的故事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佛学泰斗虚云老和尚,为报答父母之恩,三步一拜五台山,路上遇到大雪和病苦,文殊菩萨化成乞丐文吉殊吉来救他的故事。据传说,十月,至*河铁卸渡,过光武陵,初一住店,初二渡河,泊岸,天已晚,不敢行,四无人烟,仅路旁有一摆小摊的茅棚,也没有人居住。老和尚就此歇足,趺坐而坐。夜来大雪漫漫,寒气袭人。次晨举目一望,已化为琉璃世界,雪深数尺,无路可行,过往无人,更不知去向。茅棚没有遮栏,老和尚初则枯坐念佛,饥寒交迫,继则蜷伏一角。雪愈大,寒愈甚,腹愈饥,奄奄一息,而正念不忘。一日、二日、三日,如是雪,如是寒,如是饥,渐渐入到昏迷状态。初六午后雪止,稍微看见太阳影子,但已病倒不能兴起。初七日,来一乞丐,见老和尚病卧在雪堆中,不会说话,知道是冻伤了,将雪拨开,用围棚的草烤火煮*米粥,老和尚吃后,暖气复生,不然就会冻死雪中。老和尚请告乞丐姓名,告之曰“文吉”。滞留破庙病重待毙,菩萨再度化身来救。清光绪十年(岁次甲申四十五岁)正月初二日,老和尚由洪福寺起拜香,抵怀庆府,城内小南海不许挂单留宿,不得已出城外宿路边。是夜,腹痛极剧烈,初四早继续拜行,晚发冷病。初五起痢疾,每日仍勉强拜行。到十三日,抵*沙岭,山顶只一破庙,没有遮蔽,至此已不能行,歇下,不进饮食,日夜泻数十次,起动无力,又无过往行人,只有暝目待毙而已。十五深夜,见西边墙下有人燃火,初疑心是匪徒,仔细一看,原来是文吉,心中大喜,呼“文先生”,文吉执火来照,对老和尚说:“大师父你怎么还在这里?”老和尚将经过情形一一告诉文吉。当晚文吉坐在老和尚身边,又拿来一杯水给他吃。十六日,文吉又将老和尚身上污秽衣服予以换洗,并给药一杯。十七日,病退,食*米粥二碗,大汗,内外轻快。十八日,病势减轻不少。老和尚谢谢文吉说:“两次危险,都蒙先生救济,感恩不尽。”文吉说:“这是小事,不必挂齿!我看你从去腊到今,拜路不多,不知哪年可拜到。你的身体又不好,决难进行,不必定拜,朝礼也是一样。”老和尚答:“你的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短命,昊天罔极,耿耿此心,已经数十年了。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凭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也不敢退愿。”文吉说:“你诚孝心坚固,也算难得,我今回五台,也没有甚么急事,我愿代你负行李,伴送行程,你只管前拜,轻累许多,心不二念。”老和尚说:“倘能这样,你的功德无量,等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奉送给你以酬报救助之恩,好不好?”文吉说:“不敢当,你是孝思,我是顺便,不必表谢。”文吉照应四日,病已大退。这是文殊菩萨第二次显现,探视老和尚的心和救护老和尚的难。后来虚云老和尚终于到达五台山,却遍寻不见自称人人都认识的“文吉”其人,后有一老僧详听经过,告知虚云:“此‘文吉’实乃文殊菩萨化身也。”自此,虚云老和尚才知是菩萨两度化身来救。
文殊菩萨的发塔传说
白塔东面有个门,出门后三十米左右系文殊菩萨的发塔。相传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金发就在其中。在台怀镇塔院寺内,有一个小佛塔称为"文殊发塔″,其由来特别殊胜,深受藏传佛教僧俗所尊崇。传说创建于北魏年间。《清凉山志》记述,北魏时,大孚灵鹫寺(今塔院寺的前身)每年春天要设立“无遮斋”济贫。有一年,来了一位贫困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拖着一个大孩,身后还有一只*狗。贫女走到济斋和尚前,借一把剪子,将头上三尺青丝剪下来上了布施,没有跟大伙儿排队领斋,而是对和尚说:“我有急事,需马上去办,请你积些功德,先给我发斋。”于是和尚给了她三份饭菜,意为母子三人一人一份。贫女不满地说:“佛教弘扬平等,我的狗也应有份。”和尚心里虽不满,但还是加了一份。贫女又说:“我肚里还怀有一孩,应再加一份。”这一下和尚可火了,斥责贫女说:“你身无一文,前来乞求佛家施舍,就应知足。谁知贪占之心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还像个人吗!”贫女被斥以后,不气也不恼,念出四句顺口溜:“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说完腾空而起,原来贫女是文殊菩萨化身,两个小孩为二童子,*狗为金毛狮子。文殊骑到狮子身上,从云中又传下四句顺口溜:“众生学平等,心随万镜波,百骸俱舍尽,其如僧爱何。”此时斋场轰动,齐跪向空中乞告:“大圣愿意向我等显示佛法平等,我等誓愿奉行。”这时,空中又说下四句顺口溜:“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五分别,究竟如虚空。”说罢隐去不见。为纪念此事,便在设斋处修建了一座塔,将三尺青丝埋在了塔底,起名为“文殊发塔”。此传说,反映了五台山佛教早期宣传的绝对平等思想。清乾隆皇帝礼塔院寺时,“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尚在,而“文殊发塔”已毁。面对“舍利”与“丝”的传说,乾隆留下了四句诗:“两塔今唯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与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现存文殊发塔,为清代建筑,砖结构,形状为喇嘛式塔。
云山寺礼敬文殊菩萨
点灯
文殊菩萨种子字
灯供文殊
圣诞吉日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