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论中药的不良反应
TUhjnbcbe - 2021/9/11 17:43:00
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5814158.html

中药是人们用于防病治病,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药源之一,但中药和西药一样具有两重性.即根据药性辨证施治,用的合理,有利于人体疾病治疗;用之不当,则会给人们带来危害。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吃中药,认为吃中药就是补身体,由原来的“有病治病”变为“无病防病”,然则这些说法完全不正确,常言道“药者,毒也”,中医中药是讲究辩证论治的,要辨清阴、阳、虚、实,对症下药,中药还讲究炮制方法,配伍禁忌,否则补药就变成了“毒药”。

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及使用的增多,由于中药大多来源于植物和动物以及矿物,其产地、环境的不同,炮制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它所含的成分,并直接影响疗效;若使用不当中药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的品种与质量。中药品种复杂,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造成中药滥用、混用而中毒。如木通科木通无毒性,而马兜铃科关木通毒性较大,如混用,后者极易产生肾损害;又如广防己误以粉防己使用,过量易产生肾损害。

2.使用剂量和疗程不当。剂量不同,功效各异,如番泻叶小剂量可引起缓下作用,大剂量则峻下。药物的药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由量变导致质变。此外,长期使用会使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中毒。

3.辨证论治是中药理论的精髓,若医者对患者的病因、病机等不清,对中药性能不清,不能对症用药或选药谴方不合理,忽视用药禁忌而出现的中药不良反应。如鲜石斛虽滋阴养胃,但使用也必须辨清虚实寒热,虚而无火或实热症、湿温尚未化燥者、感冒初起者忌服。

4.滥用、误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为了强身健体,自取补药,如长期连续服用人参作为补品而产生“人参滥用综合征”等。又如大*虽然有泻下通便作用,因其所含主要成分为蒽醌类,长期使用会使人产生依赖性,决明子长期服用有致生殖系统癌症的危害,何首乌有人认为长期服用可以乌发,但其对肝损害危害很大,近来发现多例肝损害性*疸是由于滥用何首乌所造成。

5.轻信民间传方盲目使用“偏方”、“单方”和“秘方”。

6.个体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婴幼儿的肝功能、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善,如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老年人肾功能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而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再者老年人有多发疾病和营养欠佳倾向,用药品种较多导致不良反应率增高。对于孕期妇女,慎用中药,以防引起对胎儿的致畸或流产等,另外,乳母用药也要注意。

为了预防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我们需重视药材的质量管理,我国《药典》对中药材的采集、加工炮制、储藏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与要求,对那些功能、主治尚不明确的中草药,特别是代用品应严格控制使用。坚持辨证论治,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组方应注意用量和配伍禁忌,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功能不良的患者,更应坚持因人而异、个体化原则,才能达到有益无害的治疗目的。

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目前我国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是有限的。尤其是有些现代中药制剂制备方法不同于传统制剂,毒性大小也必然不同。加强中药毒理学基础的研究,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需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逐级申报、管理和分析系统。提高中医药人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度。做到事前防卫、事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决策分析,使中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加强宣传,提高患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合理使用中药的意识。

(龙华药师程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中药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