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5日,患者张XX前往某中医诊所进行治疗,经诊断为"肝血虚、胸痹、心肾不交",并开具7日处方一张,处方内容为:
半夏40g、蕤仁20g、丹参20g、瓜蒌30g、炒枣仁20g、元肉10g、山栀子15g、甘粉10g、生龙牡各30g、夏枯草20g、生赭石30g、桂枝15g、茯苓10g、陈皮10g、白芍30g、生姜3片
年11月1日,患者张XX再次前往该中医诊所就医,经诊断为"气虚气滞、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并开具3日处方一张,并嘱患者:"医院就医"。处方内容为:
*参15g、*芪30g、瓜蒌30g、蕤仁20g、三七粉(冲)6g、水蛭6g、莪术10g、半夏12g、山栀子15g、炙生甘草各5g、白芍30g、大云30g、生赭石30g、草决明30g、生龙牡各30g、元肉10g、红景天10g
年11月15日,患医院进行检查,结果为肌酐μmol/L(参考范围59-μmol/L)、双肾轻度弥漫性病变。之后,患医院,最终诊断为尿毒症。
患者认为1、该中医诊所违反诊疗常规,在未认真鉴别诊断的情况下,将病情误诊为"肝血虚、胸痹、心肾不交"和"气虚气滞、胸闷气短、动则加重"。
2、在明知药方中半夏、夏枯草、生赭石等药物具有肾毒性的情况下,不仅未进行充分告知说明,而且在未进行肾脏功能检测的前提下,超剂量用药。
上述一系列过错行为直接导致患者肾损伤,造成尿毒症的不良后果。
于是,患者诉至法院,并请求判令该中医诊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被抚养人生活费、鉴定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合计:余万元。
医生认为我方中用半夏40g是对症下药,符合中医传统药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到生半夏的汤剂经方共43首,其中2/3方中半夏用量为60g;瓜蒌薤白半夏汤原方半夏剂量即为60g。千百年来,使用大剂量半夏(30-g)入煎剂,从未听说过造成肾损害的先例。
法院认为1、医生处方中某些中药所用剂量偏大,其中"半夏"为含毒性中药,且用量40g,其用量超出《药典》规定范围。《药典》记载的用量虽然为参考性的指导用量,但医方加大某些药物用量时亦应当有充分的依据。
2、至于法半夏的毒性问题,法医鉴定专家认为,"法半夏"虽经过炮制,但是减毒,而非完全无毒。
3、服药时间的长短并非界定诊断急性、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标准。该中医诊所认为距服药仅2个月时间,患者便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损害,即该损害一定与服药无关的推断,不能成立。
法院最后判决:该中医诊所所属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共计余万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提别提醒1、超剂量用药,不是权利而是一种责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规定:“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超剂量用药,不是权力而是一种责任。《中国药典》记载的用量,虽然为参考性的指导用量,但医方加大某些药物用量时亦应当有充分的依据。
2、《伤寒论》是经典,绝不是真理
《伤寒论》是一部诞生于多年前的著作。无可否认,《伤寒论》是一部经典,确立了辨证论治思想,留下了宝贵的方证经验,后来的医疗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伤寒论》的理论与临证价值。
但是必须指出,《伤寒论》毕竟是一部古老的著作,它并非尽善尽美,否则就不会有后来中医历史长达千年之久的寒温之争及最终温病学派的兴起。这不是立场的问题,而是历史的规律。
3、普遍规律:成分越单一,用药风险越小
复方鲜竹沥液的镇咳、祛痰和抗炎(鱼腥草)作用强于鲜竹沥,但同时不良反应风险也大于鲜竹沥。
谨记:中药配伍,既可以增效减毒,也可能降低疗效,增加毒性!
4、中药的毒副作用:与剂量有关,也与用药时间有关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用量:3~10g,一般宜制过用。
含半夏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复方鲜竹沥液、通宣理肺口服液、脑立清、橘红丸等不宜超量和长期服用!
含半夏的中成药不宜与含乌头(附子)的中成药合用:大小活络丸、抗栓再造丸、虎力散、金贵肾气丸、妇康宁、正天丸、乌鸡白凤丸等合用。
附录1、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
2、50种肾脏损害的中药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有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士贝母、马儿铃、士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蜡梅根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它矿物类(明矾)等。
请您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