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网师园是江南传统私家园林的典范,其理景设计方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过往关涉网师园空间理景设计的研究大多基于游观者的“园外视角”,而文章尝试从园居者的“园内视角”来体验和还原园林空间环境理景的功能与情境。通过这一视角转换可以发现,网师园中的游廊、夹巷、四面厅和风景墙等都具有过渡空间特性。“园内视角”不仅可以更全面、更深层次解释这些过渡空间设计的精妙之处,可以更清晰完整地解读园林空间环境理景设计的整体美与一致性,还可以为今人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设计提供更多的启示。
郭明友 程曲GUOMingyou CHENGQu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精彩摘录?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古典园林被学界一致认为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范和精华,其中网师园更是被陈从周先生盛赞为“小园极则”,是“以少胜多”的范例。然而,在面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园林时,中外学者往往会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笔者曾多次陪同欧美学者入园踏勘,发现国内学人眼中美丽的园林环境,在欧美学者眼中却是一个精美而饶有趣味的建筑群!究其原委,除了园林文化与审美趣味存在不同,更多还是源于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环境理景设计的认知有差异。
关于网师园空间环境的理景技法,学术界迄今已积累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刘悄然和朱建宁引入建筑学中的“灰空间”概念,深入分析了网师园灰空间与其他空间的比例关系;王淑华和伍江分别探讨了园林灰空间的含蓄美与多义性设计效果,以及建筑空间类型;丁绍刚等创新性地使用了“驻点研究”方法,对网师园的空间理景和游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李刚和董岳聚焦研究了网师园漏窗设计的空间审美;王斌则用量化与图表的研究方法,分析解读了网师园的空间多样性;王晋芳、吕志宏等将网师园空间划分为山水主景区、建筑住宅区、会客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宴会庭园区等不同区域,研究各区之间的空间组织与处理手法。这些研究分别从建筑空间、环境艺术、游园观感等不同视角切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网师园空间理景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既有成果大都将园林空间环境当作被研究、被审视的艺术作品,大多依循由园外走进园内的进入、观察、分析、归纳的研究逻辑,观察研究呈现出比较明确的“园外人”视角。
概念与视角的转换
……
园内视角是以园林中的居住者、设计者或使用者身份来观察研究园林空间环境的视角,其核心是观察者视线和角度的变化,以及从外来人到园居者的身份转换,这是一种基于过程持续性的、深层次体验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以长期持续在园中驻留、踏勘为基础,通过还原园居者的园中生活行事来重现其对园林环境理景设计的感受。以园中主人的身份去观察与体验,分析与思考就不再停留于这里可以“看到什么、有什么、是什么”,而是会更进一步反推这里“为什么会有此物,此物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如果无此物或换一种设计将会怎么样”。采用园内视角来研究和解析传统园林空间环境设计的方法,可以称为“情境还原法”。关于研究者的视角与角色转换,王绍增先生曾提倡“入境式研究”,并基于这一研究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景概括为“营境学”。相较之下,园内视角和情境还原法试图重现园居者的感受,将“入境式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网师园过渡空间分类解析
本文尝试采用园内视角和情景还原法,将网师园中的过渡性空间分为轩廊、夹巷、四面厅、风景墙等几种类型。
轩廊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轩廊常常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构筑系统,既包括附属于堂构建筑四周的廊庑,也包括对接延伸到不同建筑空间和环境场域之间的游廊;既是具有过渡性功能的空间和设施,也是园林游观的引导路线。因此,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通道走廊,江南传统园林中的轩廊设计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功能。
网师园占地面积约㎡(其中今“云窟”月洞门东部的建筑和院落在年以前属于圆通寺),全园有堂构建筑约20余处,其中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在由正门入园的南北纵轴线上,这里有门厅、轿厅、大厅(万卷堂)、内厅(女厅、撷秀楼)。此外,后罩屋的堂构建筑也很密集,自东向西,横向一排,有梯云室、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其他建筑如竹外一枝轩、射鸭廊、月到风来亭、濯缨水阁、小山丛桂轩等,分散在园林主水域(彩霞池)的四周,铁琴室和蹈和馆位于园林的南面和西南角落。从园外视角来看,人们习惯于以这些建筑为中心,将园林划分为不同区域来对空间环境进行观感分析;从园内视角来看,全园都是主人的居处空间,不分区域地整合形成一个既便于起居生活又隐含着“江湖渔隐”主题的环境体系。在这一环境体系设计中,轩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园冶》说:“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网师园中的堂构建筑几乎都设计建造了“庑出一步”的轩廊,这些轩廊与其间的游廊无缝对接,不仅完整地串联起园林中的各院落和建筑,而且与花窗、漏窗、洞门、铺地等造景元素组合搭配,自身也成为园林风景的一部分,大大地弱化了建筑空间与风景环境之间的边界,将二者紧密地联络融合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空间的转折节点处,轩廊还在门额、侧墙或岩壁上,镌刻了“可以棲迟”“潭西渔隐”“涧腹岩唇”“樵风径”“待潮”“槃涧”等点睛妙笔,为空间环境的“景面”注入了意境高远的“文心”。园居者于其中,不仅可以遮阴避雨,还能获得一种处处宜驻足、俯仰都有景、全园皆可观、入眼更入心、园居即隐居的完整感受。
▲网师园廊道分布示意……四面厅四面厅原本是指一种四面都设计有全景玻璃窗的园林建筑类型,如拙*园的远香堂、狮子林的指柏轩、沧浪亭的翠玲珑等。文中四面厅的内涵有所拓展,既是一种建筑类型,也是一种园林建筑设计方法。
四面厅周围通常都有可观可游的园林风景,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就构筑在这样的环境体系之中。小山丛桂轩之名出自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赋,轩门前面和右边(西侧)点缀了大量的峰石,绵延成岭、宛如岩壑,院落中桂树成林,杂植梅花、*杨,游廊曲径穿插其间,饶有山林意趣;后面是逶迤盘陀的云冈假山,山上丛植着南天竹、红枫和丹桂;左边(东侧)是苍苔古桥、寄意幽远的槃涧。园居者于此中,无论是独自沉浸于诗文书绘,还是与嘉客一起品茗论道,都犹如置身于有顶无墙的开放空间,一年四季皆可与园中风花雪月融为一体,整个空间都弥漫着“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的高隐氛围。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风景之间的边界只隔着一层通透的薄玻璃,几乎达到了没有隔离的效果,堂构建筑已完全融入园林造景体系之中,转型成为兼具室内与室外、建筑与园景双重属性与功能的理景元素。
▲小山丛桂轩四面厅(上:外景 下:内景)在四面厅的基础上,园林建筑设计如果再进一步开放,就成为开敞的亭榭,如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射鸭廊、冷泉亭等;如果再稍作保守含蓄处理,就是一些半通透的馆舍,如轿厅、殿春簃、看松读画轩、集虚斋、五峰书屋、梯云室等。因此,四面厅从一种古建类型发展为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在网师园中得到了大量且巧妙的运用,起到了全面消解园林建筑空间与风景环境之间的边界、促成二者全方位深度融合的作用。
……
启示
通过转换园内视角来研究并揭示网师园过渡空间设计的方法和效果,可以为人们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理景设计提供诸多启示。
其一,中国传统私家园林尽管现在大都转型成为一些城市的公共旅游资源,其中苏州的一部分精品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空间环境的原初设计功能和审美思想,却都是个性化和私属性的;因此,园林环境设计除却审美意趣,还必须满足家庭生产、生活、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今人尝试采用园内视角去情境还原,不仅是对园外视角研究方法的补充,也符合园林设计营造的内在逻辑,能够揭示其中理景设计更多、更深、更隐蔽的内因。
其二,采用园内视角来体验和还原网师园的空间理景设计,人们就能够发现,中国传统园林的所谓“宅园一体”,并不是把住宅空间与花园环境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不是前宅后园的简单对接组合,而是从设计方法、造景介质、空间关系到文化审美、场所精神等多维度上,实现建筑空间与园林环境的深层次渗透融合,是在营造一个完整的居住环境体系。如此,今人也就更容易理解当年钱大昕游网师园时的评价:“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这也恰是网师园能够成为“小园极则”的根本原因。
其三,网师园通过完整、精致、巧妙的过渡空间、过渡场域设计,将园林中的所有要素(包括建筑空间)都纳入环境理景设计体系,各个区域之间已经模糊了所谓的黑、白、灰三个空间的边界,成为传统园林空间理景设计的典范。欧美学者正因为对传统园林空间环境理景中的过渡性空间设计认识不足,才会将园林看作“精美而饶有趣味的建筑群”。
其四,网师园及中国传统园林过渡空间处理的技巧,可以作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一种参考和借鉴,有助于解决其中常见的空间隔离、过渡开敞、缺少层次等问题。文中所有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原文请查阅《新建筑》年第1期(总第期)。点击阅读全文,获取全文下载链接。本文内容版权系新建筑杂志社所有,欢迎转发。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形式。
引用本文
郭明友,程曲.基于园内视角的网师园过渡空间理景方法研究[J].新建筑,(1):25-28.
编辑/李燕视觉/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