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什么时间吃水果?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弄错了。本想为了健康吃水果,没曾想却因为吃了水果而不健康。我是一个学过中医的营养师,这个问题,我们从中医和营养学两个方面讨论,结果不完全一致,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对吃水果的问题,有个全新且全面的认识。在讨论什么时间吃水果更好之前,我们得先确定,自己到底该不该吃水果。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吗?水果对人体的好处,中医和营养学都是肯定的。营养学从营养学上分析,水果普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而这两大类营养素,是精加工的主食和肉类相对较少的。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各有不同的作用。它们就如一朵花上的七片花瓣,缺了任何一片花瓣,都是不美的。要达到营养均衡,水果是很重要的一类食物。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给出了每人每天水果的推荐摄入量,-g。中医中医经典名著《*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将食物主要分成四大类,每类食物的作用不同。谷最重要,是基础,也就是我们的主食;果不仅指水果,也包括坚果,可以辅助主食;畜代各种肉类,它可以锦上添花;菜指各种蔬菜,可以帮助谷物的营养转化,充盈身体。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调和搭配好,就能补益身体。营养学中的水果和中医中的水果,都是平衡膳食的一部分。那是不是每人每天都必须吃水果呢?每人每天都必须吃水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把平衡的状态表示为“0”,过度用“+”来表示,不足用“-”来表示。这是最简单的数学计算题,如果全是“+”,数值会越来越大,偏离了“0”;如果全是“-”,数值越来越小,也偏离了“0”。想要保持“0”,就得有“+”有“-”,所以,需要不同食物搭配,才能保持这个平衡状态。但我们要保持的平衡状态是什么呢?是食物营养的平衡,还是身体营养的平衡?营养学研究的是食物的平衡,而中医研究的是人体的平衡,立足点不一样,所以,在“吃水果”这个问题上,营养学和中医的结论是有分歧的。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水果,而且水果种类不限,因为这样才能达到“食物营养”的平衡。中医却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坚持每天吃水果,而且每个人适合的水果种类不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是每个人的身体都处于“0”的状态,有的人是“+”,有的人是“-”,中医正是利用食物不同的“+”、“-”特性,来调整人体的“+”、“-”,尽量让身体趋向于“0”。有的人体质寒,那他需要一些性热的食物,但要忌寒凉之物;有的人体质热,他需要一些清热的食物,要忌一些火热的食物;有的人阴虚,他需要一些滋阴的食物,同时要忌那些燥热之物;有的人湿气重,他需要一些祛湿的食物,而要忌口滋腻生湿之物……清代名医王孟英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记录了很多水果的禁忌:梅:多食损齿,生痰助热,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未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汛期前后、痧痘后,并忌之。桃:多食生热,发痈疮、疟、痢、虫、疳诸患。李: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痢,脾弱者尤忌之。梨:中虚寒泻、乳妇、金疮忌之。橘:多食生痰聚饮,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勿食。山楂: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荔枝:多食发热、动血、损齿,凡上焦有火者忌之。龙眼:外感未清、内有郁火、饮停气滞、胀满不饥诸候均忌。……水果和其它食物一样,作用性质各不相同,并非人人适合。我遇到不少顾客,找我咨询之前,明明吃水果会不舒服,就因为听说水果有营养、每天必须吃水果,而强迫自己吃,吃完胃痛、拉肚子,拉完继续吃。这是何苦呢?难道自己的身体反应还比不上教科书么?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都要吃些水果,这个提议是基于身体平衡的人;而中医说少吃或不吃水果,是基于身体已经失衡的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根据季节选选择水果,首先要遵守一个重要的原则——吃应季水果。应季水果,就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用来适应当下这个季节的食物。比如,春天风大,阳气生发,人容易干燥、上火,所以草莓、桑椹、菠萝、枇杷、杨梅、李子轮番登场。夏天既要解暑,又要兼顾脾胃,所以既有清热解暑的西瓜、香瓜、椰子、香蕉、火龙果,又有益脾胃的龙眼、荔枝、木瓜。秋天要滋阴润肺,所以苹果、梨、葡萄、百合、柚子、大枣、无花果等如期而至。冬天水果比较少,但进补、聚会吃多了,还有甘蔗、荸荠可以清一清内热。根据体质选在应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体质,进一步筛选适合自己的水果。寒性体质,可以选择龙眼、荔枝、榴莲、杨梅、樱桃、石榴、杏、桃等温热性水果。热性体质,可以选择梨、李、柿子、柚子、无花果、西瓜、香瓜、甜瓜、香蕉、菱角、荸荠、甘蔗、火龙果等凉性水果。干燥体质,可以选择梨、桑椹、枇杷、苹果、葡萄、百合等可以润燥的水果。湿气重的人,非常遗憾,水果都不适合你,“水”果的特点就是“水”呀,本来就水湿泛滥了,怎么还能再添“水”呢。因为现代人的饮食过于丰富,痰湿体质非常普遍,所以,才有很多中医呼吁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除了“生湿”这个特点,大多数性质偏凉,所以寒性体质或阳虚体质的人,中医也大多建议不吃水果。相比湿性体质的人,体寒的人还是有少量的选择,比如适当吃一点龙眼、荔枝、榴莲也无大碍,但这些水果都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不是很普遍,所以,中医也干脆建议虚寒体质的人不要吃水果了。什么时间吃水果更好?常听人说,“饭后吃水果有助于消化”。从中医上看,水果最主要的作用是生津、润燥,助消化并不是它们的常规作用。能起到助消化作用的,大约只有山楂、金橘、佛手柑、槟榔这寥寥几种而已。水果本身都没有助消化的作用,又何来“饭后吃助消化”呢?反倒是刚吃饱饭,马上又吃几个水果,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反而可能影响正常的消化。一般建议,水果放于两餐之间食用,或饭后1-2小时食用,既不影响正餐的消化吸收,又不给脾胃增加负担,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想控制饭量,达到减肥的目的,饭前少量吃一点水果也可以,但不要过多,一碟水果吃进去,胃都已经满了,水果的含水量很高,稀释了消化液,反而会影响后续的食物消化。千万不要用水果当主食,尤其晚餐用水果代餐。水果的营养成分有限,难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就算瘦下来了,身体的代价是很大的。甚至过多摄入水果,会给身体带来过多湿气,反而更不容易瘦下来。水果吃多少?正常体质的人,水果的摄入量可以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大约-g即可。也就是苹果、梨这类水果,一个中等偏大的量;草莓、圣女果、杨梅这类小颗粒水果,超市常见的小盒大约是一小盒。热性体质和干燥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寒性和湿气体质的人,最好先暂停,通过调理改善体质,再考虑吃水果的问题。结语讨论每天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之前,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吃水果?适合吃什么水果?寒性、痰湿、阳虚体质的人,最好先暂停吃水果。其他人优先选择应季的水果。水果不是多多益善,一般每人每天-g足矣,不能用水果代餐,本末倒置,后果严重。可以吃水果的人,两餐之间或饭后1-2小时吃水果最好,既不影响正餐的消化吸收,又不加重脾胃负担。一级营养师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