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47总1
TUhjnbcbe - 2021/1/23 5:21:00

┃第47期┃总第期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微刊

编辑部

微刊

管理团队

顾问团:丁芒、王传明、王国钦、王守仁、布凤华、卢冷夫、刘先森、张梅琴、宋彩霞、李进才、邵红霞、林峰、林峰(香港)、郝红、胡迎建、舒贵生、傅占魁、樊玉媛(以姓氏笔划为序)

总编:高福林

副总编:赵玉平、詹强、武建东

编委:王龙生、王沁慧、王惠玲、邓汉章、叶爱莲、卢素兰、朱振林、*彬、李青葆、汪守先、宋玉萍、杨学*、杨鸿韬、张贻琏、陈倩、陈亚萍、佟云霞、柳芸、赵英杭、赵莉勤、国金超、姜超英、高之广、雁森、傅祖民、傅瑜、*家香、程菊仙、韩耀(姓氏笔画为序)

特邀评论:邓国琴

有觉德行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专刊指定公号平台宗旨:高标准追求,正能量传播

投稿邮箱:gflbainasheng

qq.
  比喻可以用来写景、抒情、寓理和刻划人物,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变抽象为可感

比喻,可把抽象变得生动。比如说“愁”,李白使其有了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陆游不但使其有长度:“十丈愁城要解围”,还有体积:“闲愁万斛酒不敌”,甚至还有范围:“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李清照的“愁”还可以到处移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煜的愁像春江水,滚滚不可遏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像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贺铸愁的繁多、浓重、复合、绵延不绝:“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其中夸张李凭弹奏箜篌的感人力量几乎都是采用视觉,如“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等,中间还夹入触觉、想象和夸张。

2、使具象更优美

优美是比喻的一个要素,如形容夫妻恩爱,可比成鸳鸯鸟、连理枝,鲜有比成丑陋且有害的血吸虫。如仅从准确性来说,血吸虫倒是雌雄同体,从不分离的。

《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兄女即是谢道韫。比起“盐撒空中”,“柳絮因风起”确实高明得多。

试想一下,无数盐粒从空而下,会给人怎样的感受?而柳絮迎风起舞,则妙曼而优美。岑参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徐陵“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骆宾王“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吴均“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张元“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等,这些“雪”的比喻除了准确,均风雅、雄奇,给人美的享受。

3、使情感更充沛


  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叙事诗也不例外。因此,吟咏必须动之以情,比喻就是抒情性的手法之一。如贺铸词《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重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表现作者对亡妻的深挚追念。除上片首二句用赋体直抒胸臆外,多用比喻,这就使其哀怨思念之情更加凄婉缠绵、深沉真切、动人肺腑。

词牌即是极形象的比喻。唐代李峤《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有“琴哀半死桐”句,贺铸引来比喻丧偶。李商隐《石城》“鸳鸯两白头”,贺铸又引来改写成“头白鸳鸯失伴飞”,与“梧桐半死清霜后”形成精妙复合比喻句式。比起李峤和李商隐,不仅内容,形式也更精美。紧接“原上草,露初晞”化用汉乐府丧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与“梧桐半死清霜后”共同构成博喻,由对亡妻的悼念进入人生苦短又“去日苦多”的更深悲哀。从中可感到贺铸深厚的文学修养、化用前人成句的功力、运用比喻的极高技巧。


  吴文英的《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比贺稍后,能于工丽与清空外别开生面,自成一格,得益于比喻手法的运用。《风入松》中,作者除了环境渲染和气氛烘托外,也多用暗喻,如“愁草瘗花铭”即是以花喻人,以“愁草瘗花铭”来暗喻美人已逝及自己的追悼。昔日幽会时的各种回忆,都勾起难以消除的隐痛,“一丝柳,一寸柔情”这个贴切暗喻使伤痛更加深沉。


  古人中,用比喻来抒情并取得出色成效的例子相当多,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庭坚“月仄金盆坠水,雁回醉墨书空”等等。

4、使含蕴更丰厚


  文与诗的比喻有所不同。在说理性散文中,只要能说明道理,可以用不同的比喻,而且比喻本身并不是道理,如买椟还珠、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诗则不同,诗的比喻往往成为形象的一部分,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既表达了迷茫不可预测的哲学思辨,也表达了所理解的最美人生态度!比喻起了贯穿全篇的关键作用。作者看来,人生在世犹如飞鸿,充满了不可知性,重要的是你来过了。

苏轼曾多处使用比喻来阐明哲理,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唐道人言天目山上……》“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阐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慈湖夹阻风》“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感叹世道艰难和人心险恶;《法华寺横翠阁》“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阐释江山易代、人生苦短的人生领悟。

元代,儒者地位陡降,与歌舞娼妓为伍,巨大反差也引起心理上的失落和反抗。在极力疏离统治的同时,借圣贤进行自我排解和安慰。如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名利场,钻进安乐窝,闲快活”;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离亭宴煞],乔吉《双调·卖花声·悟世》等,皆表达了对功名富贵和世道人情的参透以及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词中以多种事物作博喻,寓理于事,理藏事中。

二、常用的比喻方式


  之前分类过繁,现在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借喻(曲喻)和博喻等几种。

1、明喻。就是被比事物和作比事物都出现,并用比喻词“象”、“好比”、“似”、“如”、“同”、“仿佛”等连接起来。如《卫风·硕人》形容美女:“手如柔芙,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使用的就是明喻。

古人作品中使用明喻很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浣溪纱》),“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感旧》),“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岑参《暮秋山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等。

2、隐喻,又称“暗喻”。暗喻没有明喻所用的关联词,虽打比方却不明说。如《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其中以“磐石”和“蒲苇”作比,喻体和比喻词之间无副词关联。古人作品中,使用隐喻的也很多,“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裳二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我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等。

3、借喻,又称曲喻。是一种比隐喻还要隐曲的比喻,不仅喻体与本体之间没有副词关联,甚至本体都不出现。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将此称为“象外句”,特点是“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并举诗僧无可“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名为写松,实喻王复的品格,这就是借喻。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亦是用春阳沐浴小草借喻母亲哺育孩子成长。

古人常使用借喻来突出情感或主题,如于谦《咏煤炭》、《石灰吟》,前用煤炭表达为苍生的饱暖而不辞辛劳,后更是表白为清白操守而不惜粉身碎骨。再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杨万里《戏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等,比比皆是。

4、博喻。即是用多个喻体反复设喻来说明一个本体。博喻分两类:一类是用多种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的某个方面,如苏轼《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中连用七种形象来比喻水流之急。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亦用五种乐曲和荆山之玉典故对王十二的曲高和寡表示同情。另一类是用多种比喻来说明一件事物的各个方面,这在描叙音乐的诗篇中经常见到,白居易《琵琶行》,用“急雨”比喻重弹,“私语”比喻轻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重弹和轻弹交错,“间关莺语花底滑”比喻乐曲中流畅,“幽咽泉流水下难”比喻乐曲中滞涩等。

韩愈《听颖师弹琴》“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喻低沉缠绵的乐境;“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喻慷慨激昂的琴声;“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喻琴声的悠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喻乐调中出现主旋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元稹《琵琶歌》等也是用博喻来比附各种乐境。

5、复合比喻。诗句里同时出现几种比喻,就叫做复合比喻。上举白居易《琵琶行》,总体是是博喻,但其中夹杂明喻、隐喻。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借喻,其中“肝胆皆冰雪”又是隐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总体是借喻,“恨君不似江楼月”和“恨君却似江楼月”则是明喻。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总体上是借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又是隐喻。

另外,也有从比拟对象上划分为“以人喻人”、“以物喻物”、“以人喻物”和“以物喻人”四类的。

三、如何用好比喻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白居易摹写琵琶声用“急雨”来比喻“大弦嘈嘈”;用“私语”来比喻“小弦切切”,这是“喻于声”。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用云和花来比喻杨贵妃的衣饰和容貌,这是“方于貌”。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春蚕和蜡烛来比喻情志,这是“拟于心”。王昌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用玉颜与乌鸦喻人不如物,用日影喻君恩,表达失宠现实,这是“譬于事”。*侃《文心雕龙札记》对刘勰的比喻“以切至为贵”,阐释为“切至之说,第一不要沿袭;第二不许笼统。”因此,比喻要有独创性,要新鲜、贴切。这是比喻能否取得成功的两大要素。在这方面,苏轼做得非常好。他的比喻既出人意料,又贴切合情。品茶之类,前人述备矣。但苏轼却能独辟蹊径,让人拍案叫绝。我们来看: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

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

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

诗人认为:用自然物来形容惠建茶之美,不足道。故用古代的将相作喻,用汲黯的憨直和盖宽饶的刚猛来比喻惠建茶苦硬之气味,再用张禹不失为贤相但又苟且保位的人生批评此茶美中不足。用对上述人物得失的品评来比喻茶质、茶性,确实是发人之所未发。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评曰“将人比物,脱尽用事之痕,开后人多少法门”。再看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首和前例不同,直接将茶比作美人。把小事写大、陈事写新,嬉笑怒驾,皆成妙句。而《荔枝叹》更是充分表现他同情茶农,抨击苛征重敛。其中用“尤物”喻茶,以“武夷溪边粟粒芽”比喻武夷名茶小龙团,令人咀嚼不厌。当然,他有时也借咏茶来抒发人生感慨。《寄周安孺茶》,这首句长诗,先是记述了茶文化史,继而咏叹:名茶能给人充分的享受却不免被辱没:“团凤与葵花,式砆杂鱼目”,“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实际上是自己人生遭遇的叹喟!

当然,将比喻运用的巧妙,在古人中并不只有苏轼。例如“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林逋《山园小梅》);“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刘禹锡更将花来比喻男人:“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之九);又如《邶风·柏舟》,连用两个否定副词“匪”:“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此来表示“我心”之坚贞不渝;《小雅·斯干》中,连用“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四个比喻来刻划建筑物线条的整齐划一;《魏风·硕鼠》三节“硕鼠”开头,皆是副词连用或实词重叠,但并不觉得啰嗦。白居易《女道士诗》“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以花来比美女。刘因《饮山亭雨后》云:“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似坐扁舟上”,其比喻又何其别致!所以,要想用好比喻,就要和前人的作品亲密接触。她入你心,你入诗心。

(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高福林,山东省冠县人。笔名一苇子,号三善斋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顾问。曾主编《百川》文学双月刊,出版小说、散文、传记、诗论、诗歌集多部,作品被收入《世纪诗词大典》并获多种奖项;词条和照片进入《中华当代诗人作家影集》。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群,坚持高标准追求,正能量传播,是文学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最佳选择,其任务有五:一、开展丁芒文学艺术研究和交流;二、适时开办诗词讲座;三、群成员作品展示、感情交流;四、宣传丁芒诗学主张;五、定期发表群成员的原创作品。丁群持开放态度,期与海内外文友公开交流。凡欲加入本群者,请主动加群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47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