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两岸春节过了小年,就是年
TUhjnbcbe - 2024/8/19 17:02:00

锣鼓响起来,歌儿唱起来,农历春节的脚步近了。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纽带。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的习惯,台湾也不能外。下面,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两岸春节那些事儿——

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当这首“过年谣”唱起,就意味着传统的“小年”到了。“小年”是迎接春节的开端,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陆续准备年货,打扫房间,新年新气象,表达了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的期待和祝愿!

什么是“小年”?

“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与土地一起上天去通报每个家中一年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人门便以糖饼、年糕、枣、栗、胡桃等祀灶神。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南北方小年差一天?

清朝之前,“小年”祭灶都在腊月二十四,如在成书于宋末元初的《梦粱录》中,就有“(腊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腊月二十四,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备各色菜肴祭灶)的记载。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神,顺便连灶王也一起拜了,所以《清史稿》就有了“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腊月二十三日,宫中通常会祭祀灶王)的记载。后来王族、贝勒乃至百姓都随之效仿,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日。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远,则继续沿用旧历,即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如此一来,南北方过“小年”就相差一天了。

“小年”有哪些习俗?

从“小年”开始,“过年”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祭拜灶王

前面已经说到了,“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甜言蜜语”。

大扫除

民间腊月二十四又称为“扫房日”,在这天,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打扫室内,粉刷墙壁,擦洗玻璃,俗称扫尘土。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都是意在清除所有污浊,将一年的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扫地出门,以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饺子

过“小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冬至要吃,“小年”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甭管啥节,吃饺子就对了。

放鞭炮

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不过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已经禁放鞭炮。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花馍,往往是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民众在“春姑娘”的带领下祭拜灶神。资料图片:中新社发王中举摄

说到台湾人如何过小年?得先区分下“小年”和“小年夜”,台湾地区和江浙沪与赣东北地区把“除夕前一天”称为“小年夜”,与除夕当天“大年夜”相对。台湾虽没有过小年的习惯,但腊月二十三也有“祭灶”的习俗。

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即送灶神上天之日。每年到这天灶神会上天奏报天帝。因此在祭送灶神时,要将灶神画像贴于灶上,两旁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然后摆上各种供品,多为甜元仔、米饵、糖豆浆、甜瓜、糖果等,这些供品或甜或黏,意思是让灶神多说好话,不说坏话。有的还以酒糟涂抹灶门,以示讨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

清沌

祭灶那几天,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因为平时神案、神位、香炉都不得擅自移动,只有趁灶王返回天界的几天里,才能挪移清扫。“清沌”,便是除去家中霉气,迎接新春之意,台湾俚谚称:“清后才会富”。清沌之风,至今不废。

年货

逛街买年货仍是年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林林总总的“年货大街”遍布岛内城乡各地,成为台湾过年的标志性景观。迪化街是台北最老的一个商圈,其“年货观光大街”每年都很热闹,摊位采用复古的形式,布满各式旗帜和灯笼。不论南北杂货和应景糖果,还是服饰、美食,都应有尽有。近年来,许多来自大陆的物产成了年货大街的热门货。高雄的年货街在“中街仔”,而台中最出名的年货街在天津路商圈。所有的年货大街,其主色调与大陆一样,都是那熟悉的中国红。前来逛街购物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有时甚至“挤到爆”。由于有“年货公车”及“年货速递”服务,民众尽可享受购物之乐。街区里还表演布袋戏、歌仔戏等传统闽南戏曲。在台北迪化街一类的老街,仍有民间的书法爱好者在这里免费为民众书写春联,吸引了不少民众甚至外籍人士排队求取。台湾民间谚语“囝仔爱年兜,大人闹嘈嘈”,反映了人们忙年的这一情景。

1月28晚,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网络春晚在北京精彩上演。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青少年网络春晚,和台湾青少年朋友一起过小年

可爱的“冲天揪”、网红的“丸子头”,整齐的军装、喜庆的小裙摆……28晚,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网络春晚在北京精彩上演,刘宝乐、文章、姚林辉等明星精彩出演,刘妍言等童星与全国的青少年共闹小年夜。来自全国各地余名优秀青少年共同奉献一场视听觉的饕餮盛宴,一起迎接金猪吉祥年。

一首喜庆欢乐的开场舞《美丽中国年》开启晚会大幕,活泼灵动的表演让年的味道越来越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歌曲联唱《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不忘初心》《歌唱祖国》,将台下的所有观众都带动起来;戏曲传承《花田错》《探皇陵》《打龙袍》《梨花颂》,稚嫩的童音传唱中国戏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扎根在每个孩子心中;特色节目电话连线了当代军人杜富国,而为杜富国撰写的《让我来》道出了当代军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彰显了当代军人在党的光辉旗帜的指引下,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去年的网络春晚相比,年更加注重晚会的内涵,大量的传统文化、正能量因素、台湾元素成为本届晚会的一大亮点。“不仅有国内青少年参加演出,还有来自台湾青少年朋友一起过小年,共叙两岸情谊。不仅如此,晚会还增加了拉丁舞、国标舞等国际因素。我们希望让晚会推动网络青少年时代的发展。”

两岸青年学子相聚福州,共度“小年夜”

两岸学子“小年夜”共同写下“福盈两岸”的对联。图片来源:东南网记者卢金福摄

1月28日,来自两岸的50名青年学子相聚福州过“小年夜”,他们以“家”为单位,自编自导了独具风格的拜年节目,内容丰富多彩,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日),中国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当天晚上,来自台湾的两名主持人分享了两岸过小年不同的习俗,紧接着由学子们自编自导的拜年节目轮番上演,不仅有歌曲演唱、街舞秀,还有搞怪的舞龙表演,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在共贺新春的同时,也表达了两岸同胞永续情谊的美好愿望。

第十五届北京新春音乐会公益赠票活动。(中国台湾网汪明珠摄)

到人民大会堂里团圆过小年的幸运台胞

“能够在人民大会堂听音乐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且是在小年夜,更加特别。所以我们开心地报名参加这次赠票活动。”年过7旬的老台胞詹国强和老伴林明珠早早地到达活动现场接受赠票。他们对记者说,以前常去中山音乐堂听音乐,但从没在人民大会堂听过音乐会。

现场接受赠票的台胞及家属代表都非常高兴。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东城分会副会长张文珍向记者介绍,这次东城共有7组台胞家庭参加了赠票活动,大家报名都非常踊跃,“我们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岸春节过了小年,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