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国学节气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今天是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
用夏至打一个歇后语——地久天长。
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不过,很多地区正处在梅雨季节,感受着连绵的阴雨,想见到太阳,恐怕有点难度。
/夏至是怎么来的呢?
据考证,夏至作为节气始于战国,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年)颁行了一部新的新历法——太初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太初历就是我们熟悉的司马迁和唐都、落下闳等人在长安制订的新历法,是我们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科学完整的历法。
汉人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汉俗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称“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以此驱瘟病,除邪,止恶气。宋朝人在夏至,百官放假三天,跟我们端午节放假类似。
/夏至物候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夏至避暑
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名人们也怕热。老舍就靠吃瓜避暑,而且首推香瓜。
老舍在《北平的夏天》写道:“在最热的时节,也是北平人口福最深的时节。果子以外还有瓜呀!西瓜有多种,香瓜也有多种。西瓜虽美,可是论香味便不能不输给香瓜一步。况且,香瓜的分类好似有意的争取民众——那银白的,又酥又甜的‘羊角蜜假’若适于文雅的仕女吃取,那硬而厚的,绿皮金黄瓤子的‘三白’与‘哈蟆酥’就适于少壮的人们试一试嘴劲,而‘老头儿乐’,顾名思义,是使没牙的老人们也不至向隅的。”
郁达夫呢,提倡喝酸梅汤,专程去北平的信远斋品尝,这家酸梅汤冰糖多,水少,味道醇厚,真让人食指大动。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门面,临街是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地道北平式的装修,进门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一,里面有一大百瓷罐,罐外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冰泌脾胃。他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yàn),舍不得下咽。”
论赏情趣,谁能及的上张恨水?他在家里的碧油油的大槐树下,撑一把大凉伞。
干什么?看鱼!
他院子里有一口石榴盆景金鱼缸。这日子石榴结着酒杯那么大,盆里荷叶伸出来两三尺高,撑着盆大的绿叶儿,四围配上大小七八盆草木花儿,什么颜色都有。胡同里小贩一叫卖,赶紧奔出去,换一批新的。
“花上这么两毛钱,买上两三把玉簪花红白晚香玉,向书桌上花瓶子一插,足香个两三天。”
张恨水家有什么好吃的?透心凉的酸梅汤,想想就让人啧啧生津。
“……屋夹角里,放上一只绿漆的洋铁冰箱,带了北冰洋的寒气,送进这冰箱。若是爱吃水果的朋友,花一二毛钱,把虎拉车(苹果之一种,小的)、大花红、脆甜瓜之类,放在冰箱里镇一镇,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拿出来,又凉又脆又甜。再不然,买几大枚酸梅,五分钱白糖,煮上一大壶酸梅汤,向冰箱里一镇,到了2点钟,槐树上知了儿叫处正酣,不用午睡啦,取出汤来,一个人一碗,全家喝他一个‘透心儿凉’……”
/古人夏至有哪些好玩的活动?
1.夏日祭祀社神(土地神)
三伏节起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最初为夏日祭祀社神(土地神),禳却热毒气。
《史记》卷五《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又《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秦德公二年,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
2.酒食会
《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附《杨恽传·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烹)羊炰羔,斗酒自劳。
田家一年四季劳作辛苦,逢年过节,伏日腊日,均要烹羊炰羔,喝酒庆贺,过个闹闹热热的节日。看来,汉代官民都要过伏日节。
3.洗晒节
六月初六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宋代定为“天贶节”(天赐节),明清以后民间叫“洗晒节”。
这一天里,趁着天气好,大家要洗头洗澡,甚至连家里的骡马猫狗都要洗洗干净,可以说工程量不输过年了。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风俗·六月六日》:“至于时俗,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则不(音zhí,黏着)不垢。至于猫犬之属亦俾浴于河。”
清代《都门杂咏》也说,“古潭连内院,御马洗清流。夹岸人如蚁,争看独角牛。”
洗马已经成了当时夏天的一种流行风尚,人人围观,图个热闹。
这么好的天气,僧侣们干什么呢?
他们晒佛经,六月六,为佛寺晒经日,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晒书了。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风俗·六月六日》:“六月六日本非令节,但内府皇史宬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则每岁故事也。”
除此之外,三伏天也是做酱料的好时候,这一天汲取井水做的酱料特别美味,而且经年不坏。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六月六日,晨汲井水贮之,经年不坏,可以造曲渍醯。伏日宜造麦曲。”
4.赠送折扇、粉脂囊
从周代始,历朝沿用,成为制度。而在古代的大辽国,夏至日有妇女互相赠送折扇、粉脂囊,除去身上的汗渍味的风俗。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虽然盛夏暑气炎炎,但是挡不住大家热爱美好生活的心。
以上就是本期如斯精舍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