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们出海吧
我们用筷子,他们用刀叉;出海要趁早,三年之后,海外恐怕也是一片红了。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块没有特殊资源和关照的荒野上,诞生一批成功企业。但冷静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形成了“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格局。美国企业进不来,中国企业也没走出去。原因在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PC互联产业都是美国主导。
但移动互联情况有所不同。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毫无争议的市场中心,世界上超过一半的手机终端由中国制造;全球前十大运营商中国有两个:中移动、中联通;中国手机上用户数全球第一,全世界一共才8亿多手机民,中国就占3.5亿。
这样的产业环境,使中国企业居于全球移动互联产业链高端,意味着只要在中国做到第一,很可能自然变成全球老大。但这种老大位置只是数字上的,地域上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国际化。这时候我们就面临一个选择:是安于现状,守住中国市场,还是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抢地盘?从中国互联的历史来看,与国际巨头的中国化纷纷折戟一样,本土公司包括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在内,国际化之路都不算成功。
我们的判断是:必须现在走出去。UC希望做到真正的全球老大,面临的抉择是什么时候走出去。有两种选择,要么现在就出去,同时打赢国内、国际两场仗,要么到2015年,当UC在中国的地位已不能撼动,再去经营海外市场。
我们认为,现阶段海外移动互联市场处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野蛮开荒的机会,“冲锋战”能抢到地盘。如果再等几年,海外市场很快会被列强瓜分,那时要成事,就必须阵地战,打硬仗了。
确实如此。UC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在国际市场小有所成,海外用户超过3000万,且快速成长。今天在中国互联公司国际化方面,UC应该是走得最远的。所以说发展海外市场,对中国移动互联企业来说,是一个历史机遇。中国的创业者还要正视一个现实,当下的中国移动互联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泡沫四起。人才、资金投入和竞争激烈程度“三高”。如同孵蛋需要控制温度,温度太高,就成煮蛋了。这样的环境已非常不利于现在开始在移动互联领域创业的团队。而目前大公司对海外市场还没有充分重视,这就是机遇。
最后,分享一些对美国的观察与思考:移动互联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用户依赖程度高,发展迅猛,甚至会是唯一的中心,移动互联就是互联。原本沉寂的美国移动互联市场近两年也有新的发展。由于汽车普及,美国用户的双手被绑在方向盘上,加上美国人手指粗大,在手机屏幕上操作体验不好,对手机的依赖度远不如亚洲用户。但Pad的兴起,加上无处不在的WiFi,用户外出相对静止时有更好的上方式。这一切决定美国将形成完全不同于亚洲的移动互联市场。我们用筷子,他们用刀叉。
对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想在移动互联领域有所作为,海外市场绝对不容忽视,你可以在产业环境相似的新兴市场,直接利用中国的经验优势,也可以在刚刚起步的美国市场,通过差异化创新抢地盘。但还是那句话,出海要趁早,三年之后,海外恐怕也是一片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