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伟华
三伏天在我国民间流传的历史很悠久,据相关资料显示,至少应在年以上;它是由我国最早的传统历法计算确定的。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法起源很早,相传是由*帝首创的。早期的历法,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现在流传下来的也只有片言只语的传说,且难以深入考究。有文字可查的我国最早的成文历法是春秋末年的四分历,大家公认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该历法确认一年的实际天数为.25天,据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所使用的最精密的数值。四分历规定19年7闰,能很精确地调整阴阳历,比希腊人发明的调整阴阳历的方法要早多年。按四分历的方法计算,每年的阳历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即农历的五月底至七月初,24节气的小暑至处暑之间)的这段时间,就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三伏天。
三伏天用现代科学研究的结论来表述,就是由于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故温度会持续增高。尤其是入伏后,由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增多,且散发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增多,所以才会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后,地表积累的热量将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值,天气也最为炎热。三伏天不仅很容易使人中暑,而且极易导致人体疲倦、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状况的发生,高温高湿环境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心情与工作,是一年中,人们比较难熬的一段日子。唐代诗人王毂曾写诗《杂曲歌辞.苦热行》,描述三伏天的火热状况,诗曰: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三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上烤下蒸,使人体很不舒服。尤其是入伏后,上无纤云,下无微风,蝉声满树,闷热逼人。大家熟知的我国历史四大名剧之一的《水浒传》第十六回中白日鼠白胜上*泥冈时唱的(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歌《赤日炎炎似火烧》。诗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就很形象地从不同的侧面描绘出了三伏天的炎热画面。
一、何谓三伏天?
我国民间所说的三伏天,是每年农历中的一段气候很特殊的时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气压最低、风速较小、最闷热且又湿气最重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有的又叫头伏、二伏、三伏)。伏就是天气太过炎热,宜伏不宜动的意思。老北京人喜欢说的伏天儿,就是指的农历三伏天。
三伏天的伏,同时也是中医指的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六邪,是自然界的六种自然现象,即春季多风、夏季多火、长夏多暑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但当这六种自然现象出现了异常,反季节出现或在当令季节异常明显时,就会形成病邪,易使人致病。所以,从传统养生的角度讲,人们一定要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知冷知热,天冷时要多加衣、被,以抵御风寒之邪;天热时要减少衣、被,以抵御暑热之邪等。
三伏天一般都出现在农历24个节气的小暑和处暑之间,须历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等4个节气。
二、年三伏天的具体日期。
按我国传统的历书计算,年的三伏天为40天,具体日期如下:
初伏:年7月16号~7月25号10天
(农历五月二十六至六月初五日)
中伏:年7月26号~8月14号20天
(农历六月初六至六月二十五日)
未伏:年8月15号~8月24号10天
三、三伏天是如何确定的?
众所周知,每年三伏天的入伏时间都不是固定的,且中伏时间的长短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年份为30天,有的年份则为40天。确定每年入伏的时间和三伏天的长短,需要按传统历书的计算方法进行细致的计算才能得出。但也可以用最简单的夏至三庚这4字的口诀来推算确定入伏的具体日期,即从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即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是10天干中的第七个字,每10天重复一次。
按夏至三庚的口诀推算,我国民间流行的三伏天是从农历24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季的第4个节气夏至开始推算的。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天干的庚日为初伏,共有10天,第4个天干的庚日为中伏,但由于传统历法规定24节气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才是未伏的第一天,所以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则中伏为20天。庚日出现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中伏的长短,导致有的年份中伏为10天,有的年份中伏则为20天。
这也就是有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而有的年份三伏天则是40天的原因。如年的夏至是阳历的6月21日,这天的天干是乙日,故需24天后才进伏。也就是说夏至节气的4天后是第一个庚日(即6月26日);又过10天即是第二个庚日(即7月6日);
再过10天即是第三个庚日(即7月16日),也就是说,年的7月16日是初伏的开始日(即初伏第一天);10天后(7月26日)又是一个庚日(即庚午日),进入中伏(即中伏第一天);10天后,立秋节气尚未到来,所以必须再过一个庚日(即8月5日的10天后,才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8月15日(庚寅日)才可进入末伏的第一天,10天后即8月24日三伏天结束。所以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中伏是20天。三伏天是盛夏季节,天气非常热,特别是中伏的20天内尤为炎热,是一年中的极热时期,所以民间流传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四、如何安然度过三伏天?
大家都知道,三伏天炎热、烦闷、潮湿,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安然地度过这段难熬的三伏天呢?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三伏天人们主要是要防暑邪,避免中暑感冒。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以下10点,就能安然顺利地度过难熬的三伏天。
1.心态宜静不宜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在炎热的三伏天,人们若能确保心态平和、安然自若,开心愉快,那么即使天气最热,你也不会感到很热,会很顺利地度过难熬的三伏天。
2.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三伏天流汗多,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流失,会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三伏天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最好定时定量饮水,千万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三伏天人体水分挥发快,易上火,所以要比平时多喝些水。并要注意囗渴时不要狂饮水。最好不喝或少喝果汁、汽水等冷饮,因冷饮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3.切莫受热后快速冷却。三伏天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不宜马上就吹空调、电扇或冲冷水澡,即进行快速冷却,这样会使全身的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的热量反而难以散发,易引发中暑,还会因脑部血管的快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4.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应以不超过5度为宜,温差太大,易中暑感冒。
5.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三伏天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受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速度,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经医学研究证明,三伏天午睡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6.饮食不宜过于清淡。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但三伏天酷热高温,白天长,晚上短。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饮食要注意增加营养,不能太过清淡,应适当地吃些鸡、鸭、瘦肉、蛋、鱼等营养食物,以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食物应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三伏天的时令蔬菜如西红柿、*瓜、生菜等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较高,可适当多吃,用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再者西瓜、冬瓜、*瓜、丝瓜、苦瓜、番茄等时令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都可适当多吃。
7.少做剧烈运动。三伏天应动静适宜,以静为主。不提倡进行爬山、快跑等强度较大的剧烈运动。人们可选择游泳、早晚散步、快走等轻度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
8.三伏天出门要谨记备好防晒用具。三伏天太阳直射赤道,太阳光照射尤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为火辣,紫外线也最强,应尽量避开,以免被太阳晒伤或被紫外线灼伤。实在有急事必须出门,则要穿凉爽的长衣裤、涂抺防晒霜、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等。出门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如风油精、仁丹和十滴水等,以备应急之需。
9.三伏天生活起居要规律。尤其要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之一。要注意不要躺在穿堂风处和空调的出风口处纳凉或用电风扇对着身体直吹,这样极易中暑感冒。
10.不宜过量饮烈性酒。烈性酒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代谢,加之人体在夏天受气温的影响易积蕴湿热,湿热过盛又易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所以三伏天过量饮用烈性酒,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总之,三伏天,天热得像在火里烤,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沥青马路也被太阳烤得软绵绵的,使人酷热难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有尽量放松心情,宜静不宜大动,严防暑邪伤人,才能顺利、安然无恙地度过三伏天。
*注:标题摘自(宋.方回)《乙未六月大暑》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