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中心以西40多公里,崖州古城枕海而立。这里是三亚崖州区,一片孕育神奇的土地。历史在这里留下斑驳的印记,自然造化让地处北纬18度的冲积平原光热充足、全年无冬,成为南繁育种的理想之所。
三亚崖州区一片进入收割期的稻田。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几十年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甜瓜大王”吴明珠等一代代南繁人从事的专业各有不同,但都有相似的经历:在海南三亚,尤其是在崖州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创业岁月,创造出一个个育种奇迹,为我国农业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
袁隆平
禾下乘凉梦
在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一行行稻苗随风摇曳,田野里生机盎然。年10月26日,这片希望的田野传来喜讯,双季稻亩产突破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夙愿得以实现。
时间回溯到年,为加快育种进程,袁隆平和科研团队来到三亚进行水稻培育。年,在三亚南红农场沼泽地里,一株野生稻雄性败育株(无花粉)被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三亚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发现,为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突破口,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
“正是因为年在海南发现了‘野败’,才能于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袁隆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三亚是一块*金地,也是自己的福地,杂交水稻研发成功的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
“野败”的发现,开启了袁隆平优选强优势杂交水稻种子之路。年秋天,袁隆平育成的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只有多公斤,而杂交稻亩产一般都超过公斤。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起,袁隆平带领科技工作者开始超级杂交稻攻关。至年,世界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61吨,而我国杂交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达7.5吨,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完成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如何能让更多的土地生产粮食,以保障粮食安全,成了袁隆平的新课题。乐于迎接挑战的他,将目光瞄准我国大面积盐碱地改良所急需的耐盐碱水稻,即“海水稻”。87岁那年,他率领科研团队开启“海水稻”项目研发工作,让“亿亩荒滩变良田”。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就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斯人已逝,但仍有一批批南繁人受其感召,来到崖州这片热土播种梦想。
谢华安(右一)。
谢华安
稻田里的守望者
年8月,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有一名男童出生,父亲为他取名“华安”,寄托中华平安、民众幸福的美好愿望。谁也未曾想到,几十年后,这名男童会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他选育出了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让许多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饿怕了,对吃饱饭有着特殊的期待。”谢华安从小就立志,要让父老乡亲们都能吃饱饭。年,全国正掀起杂交水稻协作攻关浪潮,他受命带队前往海南崖州(今三亚崖州区,下同),开启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生涯。正是在这里,他发现第一代杂交水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今后是没有前途的。”谢华安心里着急,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稻可三熟”的崖州,是水稻育种的天堂,但当时的条件却异常艰苦。谢华安还记得,当年他们夜夜与农机、柴油、农药、化肥为伴;半夜轮流在田间打手电筒赶老鼠保护育种材料;到了水稻杂交授粉季节,裸露的手和手臂被稻叶划开一道道口子。
“虽然条件艰苦,但海南人民的友好和热忱让我终生难忘。”谢华安曾说,没有休息的地方,崖州农民就上山找木材为他们制作木床;当地*府每年修渠供水,尽可能满足南繁工作需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还坚持每个月给每个南繁人员供应半斤肉。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谢华安在海南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统计数据显示,该品种自年推广种植后,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广种植近10亿亩。
继“汕优63”后,谢华安带领的育种团队,在超级稻育种、航天育种、优质稻育种等方面屡创佳绩。如今,已年逾八旬的谢华安仍在深情守望着那片稻田。
程相文。
程相文
坚守58载育玉米良种
走进位于崖州区的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南繁基地,目之所及都是绿油油的玉米叶。已经86岁高龄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穿行在玉米地里,带领助手套袋、授粉、写标签,仔细观察玉米根系、叶片、籽粒长势并记录下来。
“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玉米育种。”程相文回忆,年秋,他带着50多斤玉米种子,先后坐火车、汽车、船,然后步行,花了15天才抵达目的地崖州。从此以后,再没停下南繁育种的脚步。
育种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考验人的体力、耐力和判断力。三伏天头顶烈日弯腰授粉,被玉米叶割破皮肤又痛又痒,掉进过粪坑,遇见过毒蛇……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他,从播到收,他亲力亲为,经常一去玉米地就待七八个小时,一干就是几十年。长期和玉米打交道,程相文把玉米当成了朋友,在地里干活时,他经常和玉米“聊天”,“你有没有什么问题?”“你这叶片长得这么宽……”
育种半个多世纪,他每年往返于河南与海南之间,陪伴着一茬茬玉米长大。带着育种团队先后创造了夏玉米5亩、亩、1万亩、3万亩、10万亩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浚单”“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已经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5亿多亩,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玉米丰收了,育种能不能停一停?程相文说,如今育种已从最初的追求高产转为追求优质、多抗、广适,育玉米良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他仍孜孜不倦地在崖州的玉米地里忙碌着。
李登海。
李登海
开辟中国玉米高产路
在我国育种领域,素有“南袁北李”之说。“南袁”是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指的是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年,年仅23岁的李登海看到一份材料:美国农民华莱士将春玉米亩产提升到公斤。而在当时,山东玉米亩产才二三百斤。这则报道让他深受触动,他立志要开辟中国玉米高产之路。
“海南的气候条件让农作物可以加代繁殖,使新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至一半。”年,为了加快育种步伐,李登海带着几袋干萝卜丝首次踏上海南岛,开展玉米育种科技攻关。
为了完成高产玉米育种,李登海一头扎进了育种试验田,种苗破土了,他每天都要跑到地里看好几次,给玉米套袋时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虫、锄草、施肥等,样样精通。
汗水换来收获。次年,他培育的“掖单2号”横空出世,亩产达.9公斤,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此后,李登海继续全身心投入高产玉米育种工作,不断取得佳绩。在崖州区*府的支持下,登海种业南繁育种基地建成,他带领的团队不断刷新玉米单产,从最初的亩产公斤到“登海”亩产突破1公斤,先后7次创造中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北李”南飞。如今,李登海仍带领科研团队驻扎在崖州区,在崖州南繁基地的玉米育种田里忘我工作,以一年3代至4代的速度育种,朝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推动中国高产玉米育种事业发展。
吴明珠。
吴明珠
“北瓜南移”结硕果
“要让南方长出北方的瓜,实现甜瓜一年三熟甚至四熟。”为了这个甜蜜的梦想,她选择来到海南崖州,让哈密瓜“南繁北育”,填补我国“北瓜南移”的空白。她,就是“甜瓜大王”吴明珠。
吴明珠一生与瓜结缘,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她走上了西瓜和甜瓜新品种选育创新的科研之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南繁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为了在哈密瓜品种繁育上取得突破,年42岁的吴明珠来到海南开展瓜类冬季育种工作,开启南繁生涯。
刚来海南时,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吴明珠每天只能吃压缩蔬菜,住在简陋的干打垒房里,厕所就是用树枝、芭蕉叶围起来的一个小棚子。白天在试验田里干活,经常无法按时吃饭。
她每天不知疲倦地在田间忙碌,利用崖州秋冬季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特点做种子繁衍、种质研究、新系加代扩繁、杂交制种、种植鉴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不断提高育种速度与效率。
为了实现甜蜜的梦想,吴明珠日复一日往返于实验室和田间,40余年未曾间断。辛勤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带领团队先后选育出金凤凰、绿宝石、伊选等40余个西瓜、甜瓜品种及育种材料,推动我国瓜类南繁工作取得巨大进步。
“瓜就是我的孩子,创新是我哺育孩子的乳汁。”吴明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她利用南繁这一平台不断创新突破,不仅选育出优良品种,还研究出配套的栽培技术,创造了一年四季快速育种的方法,改变了人们“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传统认知。
郭三堆。
郭三堆
投身抗虫棉科研攻关
“可织布来可纺纱,胜却蚕丝赛葛麻。”从牛仔裤到医用棉签,从短袖到百元大钞,棉花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从一度“棉荒”,到如今的广泛应用,这背后离不开被称为“中国抗虫棉之父”的郭三堆及其团队的努力。
“中国抗虫棉的诞生是逼出来的。”郭三堆曾介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棉铃虫的出现,棉田成为“死亡之海”,多家纺织企业倒闭,外国抗虫棉生产经销企业企图占领中国市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成为当时我国稳定棉花产业发展局面、保护棉农利益的唯一途径。
年,郭三堆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远赴海南,在崖州这片热土上打响抗虫棉科研攻关“大会战”。为了抓紧时间攻克难关,防止抗虫棉材料丢失,他们在地里搭个窝棚日夜轮流看管,困了就轮换着打个盹儿,被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
年,郭三堆团队成功研制出双价抗虫棉,有效解决了棉花生长后期抗虫性弱的难题。棉农种这种棉花,每亩可增加收入元以上。
研发抗虫棉取得突破性进展后,郭三堆并未停下南繁的脚步,他将目光瞄准了棉花育种。为了改善团队的育种条件,在崖州区*府的支持下,南滨农场将27亩优质土地租赁给郭三堆团队建设南繁棉花育种基地。
借助科技的力量,想知道田间的一株棉花是否抗虫,只需拿到实验室检测,5分钟至10分钟后就能知道结果,科研速度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5年至8年,三系杂交抗虫棉品种“银棉2号”“银棉8号”相继通过国家审定。抗虫棉科研攻关“大会战”的胜利,让国产抗虫棉以绝对优势夺回植棉市场,让广大棉农直接受益。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海南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