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腊月廿三小年到!再过7天,就迎来了农历牛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金牛奋蹄”、“牛转乾坤”这些与牛相关的祝福话语萦绕耳边。牛和岛城也有不解之缘。很多岛城人都不知道,青岛市有很多名字中带着“牛”字的村庄,他们不仅村名带“牛”,村民生活、村庄发展这些年也是鼓足牛劲、一天比一天牛!
牛年来临之际,半岛全媒体7位记者兵分四路,对其中的8个“牛村”进行了探访,通过文图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为您一一展现这些身边的“牛村”的牛字来源和牛村故事。
1、
赭红洋房写欧韵,山村搬迁骑金牛
地点:青西新区红石崖街道牛齐前社区
记者:高芳谷朝明实习生:贾萍
02:13牛缘寻踪
据了解,牛齐前村原址位于灵雀山和牛齐山之间,两面环山,一面环岭,旧村占地约亩,地处山区洼地。据有关记载,清道光至新中国成立前,坐落在山前的人家被称为牛齐前,山后的人家被称为牛齐后。直到年走合作化道路时,两村合二为一,总称牛齐前村。
“你看这两座楼中间的远处,隐约还能看到一个圆鼓鼓的山头,那就是牛齐山。”牛齐前股份经济合作社*支部书记邹德胜指着被高楼挡住的一处远山,介绍说:牛齐山位于村后,海拔米,面积亩,为土山,只有山顶有石头,有两块不过百吨重的大石头,其中一块像牛肚脐,被称为“牛肚脐石”,此山因此被叫做“牛脐山”,后来慢慢简化演变成“牛齐山”。
牛村故事
“十多年前我们村是有名的光棍村,村里地处山洼,连条像样的硬化路都没有。”邹德胜书记回忆说:“你听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吧,说的就是我们村,下雨天路上的泥土粘在自行车的轮子上,车子陷在泥里走不动,你得用棍子一边刮泥巴,一边推着自行车走。”
社区简介
年,随着中德生态园的开发建设,红石崖街道牛齐前社区和另外的14个村居陆续开始旧村改造拆迁,一同搬进了集中安置社区——福莱社区。“旧村的一间屋可以换40平方米的楼房,楼房里还有地暖,农民们再也不用生炉子过冬了,避免了每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邹德胜书记自豪地介绍说:“以前旧村在山洼里,有体力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迁走了,村子里剩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最少的时候整个村子只有多口人。搬进新楼房后,随着周边企业的开发建设,有很多的用工需求,家门口就业吸引很多人又迁回来了,拆迁后牛齐前社区增加了多口人。”
社区一角
住进新楼房的村民想留住“老家的记忆”,搬迁后牛齐前股份经济合作社还很有心地“打造”了一本农村改造纪念邮票珍藏册《老家记忆》。珍藏册分为两本,一本是图片册,里面珍藏了所有村民的老屋照片,每一页都标注着户主姓名,里面有两张照片,一张是老屋的大门照片,一张是老屋的院墙照片。邹德胜书记翻到一页照片介绍说:“你看,这户人家的院墙都是石头垒起来的,因为买不起红砖,只能用石头垒。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里盖的房子都是红砖面的,一层层的红色砖头清晰可见。因为没钱粉刷,所以就裸露着红色的砖面。”
村民住进了地暖房
翻开另一本邮票纪念册,记者看到一张面值1.2元的邮票,图案是大红灯笼,和邮票相连的是几张旧村照片。窗前晒的风干鱼,农民耕作用的农具,磨面粉用的石磨……这些照片也将朴实美好的旧村永远封存在了十年前。“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当时村里都没有小卖部,村民们要买生活用品需要走好远的路,到镇上采购。你看现在大家都搬进了楼房,小超市就开在楼下,简直太方便了。”邹德胜书记介绍说。
村民住进了地暖房
“旧村改造后,我们就不靠种地生活了,牛齐前社区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投资了很多处商铺、房产,农民们可以享受到投资分成,生活有了保障。”邹德胜书记介绍说。
据了解,红石崖街道旧村城市化改造前,包括牛齐前社区在内的15个社区零散分布在南部山区,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数社区集体收入为0。搬迁改造后,在红石崖街道指导下,社区充分利用征地补偿款,通过购置优质商业资产、土地流转、盘活存量土地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截至目前,福莱社区年集体收入达到余万元。
社区居民的剪纸作品
“以前村民们忙着种地种庄稼,现在他们都在忙着学插花。”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管秀丽介绍说,福莱社区居民以前基本靠种地、外出务工为生,正规就业率较低。为解决搬迁安置后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街道对适龄劳动力进行摸底,建立涵盖各年龄段的台账,出台就业创业奖励办法,建设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每月免费进行育婴、家*、厨艺、叉车等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每月牵头举办企业招聘会,协调海尔4.0、辛北尔康普、万捷精密机械、优克特种设备等新落户项目,企业用工优先考虑本地居民,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努力实现业有所兴。目前,福莱社区名适龄劳动力中,有3名实现了正规就业;名50岁以上劳动力中,名实现就业;60岁以上居民城乡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全覆盖,社区整体就业率达90%以上,居民年人均收入由年的1.1万元增加至目前的3万元。
社区活动中心
记者感言
说起村庄,你能想象出怎样的场景?当记者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的牛齐前股份经济合作社,着实为眼前的场景惊讶: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比邻,红色的外墙时尚靓丽,尖顶的塔楼设计,宽阔的马路,公交车在楼宇间穿行,宛如一座美丽静谧的欧洲小镇。旧村改造后的牛齐前村真正“牛”起来了。
2、
田单昔摆火牛阵,双村今奔甜生活
地点:即墨区灵山街道东牛齐埠村、西牛齐埠村
记者:朱佳鑫滕镜淑
01::28牛缘寻踪
即墨牛齐埠村有多年的历史了,齐国田单曾在此摆过“火牛阵”。当时田单收集大量牛后,在五里地外的兰家庄圈养起来,训练时先捆扎一些草人,外边套上燕国*队衣服,草人里面装上牛饲料,牛用角拱开草人肚子就能吃到饲料。等到真正打仗的时候,齐国将士先把牛饿上一顿,然后牛角绑上刀,牛尾巴上点着火,让牛群猛冲向对手,所以叫“火牛阵”,最终大破燕*。东牛齐埠村和西牛齐埠村原来是一个村,在上世纪60年代以一条路为界,分成东西牛齐埠两个村。
东牛齐埠村村容村貌
牛村故事
1月28日,东牛齐埠村*支部书记董良*向记者介绍,以前东牛齐埠叫“围子外”,西牛齐埠叫“围子里。当时西牛齐埠有城墙,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住户们都在“围子里”住,东牛齐埠条件要差些。随着改革开放,东牛齐埠的村民生活条件也好了起来。董良*年上任以后,就在村南划出一块区域,改革原有耕种基础形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发展蔬菜瓜果大棚,搞附加值高的特色种植养殖,村民日子越来越好。随着人口增加,为了减少新建房屋对土地的占用,也改善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年村里也搞起了住宅小区,已经开发了6个楼座,每座楼五层,让村民们也享受到了集中供暖供气的城里人生活。现在主要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村民们住处周围中大型超市、饭店等配套一应俱全,非常便利。
东牛齐埠村*支部书记董良*
牛齐埠村,北靠万华山,据说齐国田单就在万华山旁大破燕*,让牛撞死的燕*的血都流成了河,叫龙华河,据说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还在此挖出了“龙骨”。西牛齐埠村*支部书记董全福说,东、西牛齐埠两村里出过很多文人名士和传说。其中有位高大先生,县官走到高大先生家门前都要落轿进去与其坐坐。还有位高二先生,传说半夜起来开了门自己走了,结果一夜进了京城。身无分文,遇到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问高二先生干什么,高二先生说他不知道怎么就出来了,这个人看到高二先生说:“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于是老人把高二先生带到家里去教书,六年之后,高二先生挣了钱又回到了即墨家乡。村民说,目前村里有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就是高二先生的后代。
东牛齐埠村村容村貌
西牛齐埠村村容村貌
目前,西牛齐埠村有居民户,因为该村有很多*府引进项目落地,所以发展很快,像正在打造的综合保税区等将为这片区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西牛齐埠村*支部书记董全福说:“目前村里的地除了基本农田,几乎都用于项目开发建设,80%以上的村民都做小买卖,靠街的房子基本都是成了网点房,老百姓日子还是很可以的!”
西牛齐埠村*支部书记董全福介绍村里上百年的老屋
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
东牛齐埠村*支部书记董良*介绍,齐国当时在牛齐埠这打败了燕*,攻打下城池,城池就位于现在平度的古岘镇,犒赏三*的时候就用的即墨老酒。所以即墨老酒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它是用大*米放锅里闷成干饭,然后加上曲发酵以后,挤出来的液体就是老酒。如今,即墨老酒也成了即墨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两位董书记说,董姓是明朝永乐年间从贵州搬到牛齐埠村的,至今已有年的历史了。牛齐埠村有点遗憾的是有一些古文化和老屋等文化遗产没有留存下来,唯一留下来的一处老房子是一位董姓村民家的百年老宅,否则这些文化元素在开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百年老房
东牛齐埠村董氏族谱
两位书记说,新的一年是牛年,他们更要拿出老*牛的精神,拉好发展经济的车,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记者感言
近几年来,东牛齐埠村在村南实施了农业耕种形式的改变,提高了居民的收入,西牛齐埠村的土地用于大项目建设,创富增收有底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的西牛齐埠村必将更加牛气十足。
3、
水牛不知何处去,千亩秋桃笑春风
地点:胶州市胶北街道水牛村
记者:毛梓权张婧
牛缘寻踪
水牛村建于明朝初年,坊间传说此处古代原有一个大湾,牧童常在此饮牛洗澡。有一个牧童带着九十九头水牛下水,下到湾里却成了一百头,人们把牛涂以记号,结果发现多出一头水牛无记号。村民认为其必是一头神牛,但是大家想要抓住这头神牛却毫无办法。后来大家把这头神牛赶走了,不料村里的其他水牛也跟着走了,后来便以水牛村当做村名。
鸟瞰水牛村
牛村故事
1月25日,记者驱车来到水牛村,在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气派的门楼上书“水牛欢迎您”,左侧写“幹清日月明”,右侧写“*勤村庄美”。从村口到村里大概有一分钟的车程,道路两侧的土地被围了起来,里面种植不少小树,这是什么宝贝?律家庄水牛村联合支部*总支书记蔡启雷告诉记者,这是村里专门引进的秋雪蜜桃树苗,这个桃园面积有多亩。
水牛村入口
据了解,现在的水牛村在册村民一共人。村里的年轻人一般在外务工,年龄稍长的则留在村里务农。村里耕地面积0余亩,主要种植的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为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村民的收入,村两委经过多次分析和讨论,最终决定种植经济作物。为了找到合适的好品种,村里多方请来专家和技术员现场查看,并对近些年的市场做了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作物季节安排和劳动力付出情况,最后敲定了种植秋雪蜜桃。因为当地土壤比较适秋雪蜜生长,栽种至今已经3年了长势一直不错,明年就可以挂果了,村民们对此充满期待。
水牛村街道
在村里转一圈下来,记者感觉最深的是整洁,整个村里的街道都十分干净,可以说都没有卫生死角。街道上划有停车线,各家的车都在线内整齐停放,配上各家墙上的宣传画和标语,干净利落又有韵味。水牛村*支部书记赵立余告诉记者,村里在年以前,也曾经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年村里进行了土地确权,老百姓的种田积极性更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以前的人均收入多元,现在能超过元。农民收入提高的最明显表现是居住房屋的改变,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危房,各家的外墙也都由村里统一出资粉刷和维护,将很多标语口号融于图画,通俗易懂,既做了宣传又激励村干部带头做好工作。收入提高之后,水牛村还更换了保洁员,成立了义工队定期在村里进行深度清理,有的村民还自发出来协助维护环境,村里人改变了原来垃圾随地扔的习惯。如今,水牛村还率先设置了垃圾分类清运点和宣传点,并且实现日产日清。
村中设有划线车位
为了集多方力量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水牛村在胶北街道*工委的指导帮助下,还成立了三个合作社:水牛金岭果蔬合作社、水牛金岭旅游合作社、水牛金岭种植合作社。村民陈友福家年建起了两个草莓大棚,尝试新型采摘加旅游的形式。合作社多次联系技术人员到大棚来指导种植。村民刘学先是青岛金元多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他早年本来也是在家务农,空闲时候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顶天也就三万块钱,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很吃力。借着外出打工,刘学先开拓了视野,看准了农业发展的方面,就开始自己购置农机走上了另一条致富路。现在他加入的农机合作社收割、耕种一体化,既提高了种田的效率,接的活更多,自身也提高了服务的质量,收入自然就更多了,成立合作社还能享受国家的补贴,收入翻了三倍还多。
村民刘学先检查农机
记者感言
实现村村通、成立三大合作社、种植经济作物、环境卫生整洁……找准方向,“新水牛”一直在朝着幸福生活迈着自己扎实的步伐。相信借着牛年,水牛村的百姓会拥有更美的小日子!
4、
伏地泥牛化古丘,瓜果梨桃说丰年
地点:莱西市南墅镇西泥牛庄村、东泥牛庄村
记者:朱佳鑫李皎
牛缘寻踪
在莱西南墅镇的东南部,坐落着西泥牛庄村和东泥牛庄村。以前村里有一土丘,形状如牛,故名泥牛庄。泥牛庄是明代王氏从四川迁来建村,不久刘氏从南墅、刘建迁入定居,已有多年的历史。现在这两个村以一条路划分,路东面叫东泥牛庄村,路西面叫西泥牛庄村。如今土丘部分位置已经开垦种上了庄稼,成为良田的一部分,也很难再辨出牛的形状。还留有一部分高地,野草在风中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巨变和光阴的故事。
这条路把泥牛村分为东泥牛庄村、西泥牛庄村
牛村故事
1月28日,记者来到西泥牛庄村。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前、平房上、院墙外都堆了最少五六个玉米堆垛,金*金*很是漂亮。街道也硬化了,在村庄主路的一处墙面上还绘制了垃圾分类的示意图。
村口墙面上的垃圾分类示意图
村民家里的玉米堆
这里距离南墅镇3公里,距离省道仅米。年,村庄土地总面积4亩,耕地面积亩,其中用于农作物的多亩,用于高效农业和其他用地1多余亩。有居民户,人口人,人均纯收入10元。西泥牛庄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年全村种植有葡萄亩、苹果亩、梨亩、桃亩。该村还有丰富的铁矿和石墨资源。
西泥牛村*支部书记刘希贵
西泥牛庄*支部书记刘希贵说:“自年以来,村建办公楼1栋,修拦河闸1座,挖平塘7个,年上了自来水工程,结束了祖祖辈辈缺水吃、挑水吃的历史。年以来对全村大街小巷全部整修绿化硬化,轿车、电动车已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村图书室
西泥牛村委大院里的活动场所
刘希贵书记带记者来到田间,村里年通过土地流转,引进高效农业,种植了梨树多亩、桃树多亩,年产值多万,比传统种植收益高很多。年,由莱西市财*局投资多万元,修建扬水站两座,每一个扬水站旁边都有一个大储水池。其中一座扬水站可承接灌溉水浇地多亩,另一座可增加灌溉面积余亩。刘希贵书记说,有了这两处扬水站,给村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西泥牛村扬水站旁的储水池
我们来到了一处养殖场,养殖户刘义*养猪养了十多年了,这几年年存栏多头猪,一年出栏多头,刨去每年40多万元成本,一年收入能有七八十万元。刘希贵书记说,除了养殖业,他们村的村民大部分也干种植业。途经种植户刘晓庆的蔬菜大棚时,她正在大棚里培育甜瓜苗。她的大棚面积有两亩,她说过几天就准备把甜瓜栽种上,等到4月份就可以上市了,甜瓜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元。她还种了一部分西红柿,西红柿一年下来也能收入2万多元。刘晓庆的孩子今年考研,她希望孩子继续读书,有更好的发展。对于自己的生活,刘晓庆信心满满,她说现在勤劳就能致富。
村民刘晓庆家的大棚
刘晓庆大棚里的甜瓜苗
记者感言
跟着西泥牛庄村*支部书记一路走在一马平川的田间地头,苍翠的麦田、硬化的街道、满满的粮食垛,处处洋溢着一种质朴又蓬勃向上的力量。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幸福,就是这样踏踏实实像老*牛一样创造出来的!
点击浏览系列策划第二篇:
牛年探“牛村”②:牛溪牛沟牛王庙,奋蹄小康真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