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晓辉通讯员张祎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国”被首次写进*代会报告。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那么,接下来,应该如何学习和落实会议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该如何践行?如何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强化科技支撑,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本期特约17位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进行探讨。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经师张道明:
给农业强省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报告中这些重要阐述,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前进方向。
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河南要在持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新征程上,需要农业科技进步作引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向现实需求,多点发力,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
瞄准高水准科研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聚焦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绿色低碳等四大核心领域,紧盯农业技术前沿热点、生产一线痛点,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农业核心关键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攻坚战。
搭建高质量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布局合理、水平一流农业重大综合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国家农高区、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搭建农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渠道。
建设高水平科研队伍。依托全省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17个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将长期单兵作战的农业科技人员聚起来,着力打造由科技领*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等各路精英强强联合、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建立高效率科研机制。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更加注重农业科研成果实际运用成效,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弊端;大力推广“揭榜挂帅”“赛马”“择优委托”等农业科研项目遴选实施方式,积极营造农业科技人才干事创业良好生态,不断激发农业科技人才内在创新活力。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分子作物研究院研究员雷振生:
打造小麦全产业链增创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优质专用、高产稳产、绿色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为巩固和提升河南省小麦育种的优势地位,我省将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着种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挖掘小麦重要性状关键控制基因,解析优良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突破小麦多性状聚合的理论基础,并综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将抗赤霉病、抗茎基腐病、优异品质性状,水、肥资源高效等关键基因导入河南省小麦育种材料中,全面提升现有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进一步改良现有品种的综合性状。
其次,要特别注重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为小麦丰收保驾护航。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干旱年份的抗旱能力;因地制宜,引导农民根据不同生态区的气候、土壤特点和障碍因素科学选种;将选用抗病抗逆品种与综合防控相结合,提高小麦抗灾能力;改变耕作方式,重视农机装备的开发与农艺技术结合;针对病虫草害发生实际,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技术,实现选准药剂、关键期用药;加强专业化植保队伍建设,提升大面积规模化防治水平。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小麦产后加工和利用研究,为促进我省小麦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我省只有实现由粮食大省向粮食强省转变,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大省的农民富裕。食品加工和用麦企业要深入开展优质产品的研发,开发出诸如法国面包、意大利面条级别的世界知名产品;探索新型健康、营养食品的开发,从终端提升整个优质麦产业链的效益,从而带动育种、生产、收储、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发展,促进优质麦产业链的不断进步,让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和“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
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玲:
创新驱动“三三六”体系筑牢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我省第一大秋粮作物。河南是全国*淮海夏玉米区的重要优势产区,是玉米生产和综合利用大省,对优质原料玉米需求量大,每年缺口达万吨以上,产业优势地位突出。
学习贯彻落实好*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支撑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根据我国和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实施以生产和综合加工利用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才能实现我国玉米产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筑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期稳定的科技支撑体系。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要充分发挥团队岗位专家覆盖全产业链的多学科优势资源和综合试验站覆盖全省代表性优势产区的区位优势,强力推进实施籽粒机收、全株青贮、鲜食甜糯三大玉米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规模产业化应用,实现“三产”有机融合,形成*、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协同科技创新应用模式,即全面实施“三三六”体制机制,建设绿色、精准、高效示范区,打造引领河南省乃至全国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首先是要加强产业源头核心品种创新,按照产业链终端多元化综合加工利用市场对籽粒机收(粒用)、全株青贮、鲜食玉米三大类型品种的高品质特殊需求,持续开展高水平种质资源创新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同时,强化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实用高效育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新品种选育效率和水平;其次是要注重与三大类型品种相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肥料、植保、收储等高效绿色生产技术和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研发,使种尽其用,同时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整体效益。
在规模化高效生产和产业化应用方面,针对目前分散小规模、粗放生产方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状况商品玉米混收、混贮、混用,导致商品玉米品质不稳定和专业化利用效率低的弊端,对接全省各类优势企业,大力推进以饲料、食品和工业产品加工利用企业为核心区域的不同类型优良新品种的单品规模化订单种植,并通过综合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保障商品玉米产量和品质,提升加工产品质量和效益,助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尹海庆:
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大别山区“水稻革命”
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近千万亩,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第二大秋粮作物。作为粮食产量大省和人口大省,学习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把提升稻米品质、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主食结构作为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我省水稻产业仍存在不少问题,突破性优质品种缺乏,关键在于种质创新不足,存在“卡脖子”问题;绿色高效栽培种植技术创新不够,水稻种植效益不高;水稻产业化水平较低,稻米品牌竞争力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用创新成果,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在培育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上实现新突破,通过构建高水平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开展品质优化、抗病抗逆能力提升和节水节肥资源高效利用的种质创新研究,培育一批重大突破性新品种;要在绿色高效生产新技术和新模式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成果,围绕稻田培肥及生态高效利用,开展绿色优质、生态高效稻作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与集成示范,为我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推动水稻产业发展方面,实施稻米品质提升工程,培育推广一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大力支持南北稻区的粳稻产业化发展,挖掘优质粳稻生产发展潜力,通过三链同构、三产融合,提升粳稻产业化水平,增加我省优质粳米的供给,满足本省优质粳米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水稻抗灾稳产优势,培育推广节水抗旱水稻新品种,发展节水稻作生产,提高我省低洼易涝低产田秋季粮食的产能。
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十年来,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在优良品种培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豫南再生稻研究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豫南再生稻推广应用被誉为“大别山区的‘水稻革命’”,为我省水稻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未来水稻产业发展更加需要科技支撑,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将进一步凝聚人才智力,聚焦“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绿色生态高效稻作方向,创一流研究成果,为我省水稻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洛阳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自力:
提质增效做优杂粮科技保障粮食安全
*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感到使命光荣,倍增信心,感到责任重大。贯彻好落实好*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增强历史主动,心系“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强省”战略,以科技引领之力,推进杂粮产业振兴。
目前河南省甘薯杂粮种植面积达多万亩,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选育的以商薯十九甘薯品种、豫谷一号谷子品种为代表的甘薯杂粮新品种,为全省全国的甘薯杂粮产业贡献了力量。通过科技赋能,甘薯杂粮一般亩效益在~0元,最高近万元。
今后,将继续聚焦“提质增效”总体目标,坚持“强基础、重科技、抓两头”发展思路,把创新落实到产业上,使全省杂粮产业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更有分量!
一是强基础。产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夯实、必须加强。“跳出杂粮看杂粮”,用更加前瞻性思维、更加务实性谋划,定好发展目标,做好体系规划。全面加大种质资源特别是乡土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利用,夯实育种基础。全面加强群众培训,让更多新时代高素质职业农民加入进来,做大做强甘薯杂粮产业,夯实科技发展产业的活力动力。二是重科技。聚合科技力量,瞄准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环节,凝练一流课题,强化科技攻关,破解产业难题,提供坚强支撑。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应用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给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抓两头。针对产前,加强新品种选育,从优质健康的“一粒种子”入手,良种良法良技结合,加大科技指导,让群众“种”好实现高产。针对产后,加强杂粮加工技术的研究应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使群众增产增收。
面向新征程,杂粮体系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选育、推广更多的绿色、营养、高效的杂粮新品种、新技术,让小杂粮成为大产业,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促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更大力量,展现更优担当!
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分子作物研究院研究员董文召:
提升现代化水平小花生“长出”大产业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河南作为我国第一花生生产大省,实现花生生产现代化,是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与担当。
河南是我国第一花生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但我省花生生产中仍存在规模化生产效率低、优质专用花生供需不平衡、病虫害发生严重等技术难题。我们要提高品种研发的能力,实现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不断加强花生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解决制约花生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构建优质、高产、节本、高效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提升花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围绕花生生产现代化,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将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与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团队紧密合作,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为主要平台,致力解决花生生物育种技术问题,使我国花生生物育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尽快培育一批适宜加工和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花生新种质和新品种,确保河南花生育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我省花生品种不断更新,为河南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针对国家油料产能工程的需要,以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和产品品牌化为目标,以县域示范和品牌打造为抓手,重点开展花生高产优质高油新品种示范推广,大力研究推广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和装备,研究集成推广规模化、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小麦花生一年两熟高产生产技术,旱薄地花生高产技术等,在保证现有花生面积稳定的前提下,推动花生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保障花生安全供给。
三、加强花生系列食品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围绕花生系列休闲食品及蛋白饮料开发创制、植物蛋白肉、花生蛋白质分类分级和改性及酶解技术、花生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花生活性成分绿色高效集成化提纯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加强花生秸秆利用研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我省花生产业由生产大省向生产强省转变。
河南省大豆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耿臻:
加快国家战略急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的二十大报告给予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驱动上的方向指引。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施种业振兴、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原动力。
河南作为大豆和油料生产大省,要充分认识增强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性,既要扛起国家赋予的责任,又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推动大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大豆已成为我国的战略物资。我省作为大豆生产大省,怎样快速转变为生产强省?
首先,在战略目标上,要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扎实做好大豆、油料育种原始创新积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抓牢油瓶子,保障人们对大豆、油料需求的有效供给。
其次,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省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力量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大豆、油料科研创新能力,熟化高产高效绿色种植模式,提高大豆、油料机械化水平;加强成熟技术的培训、宣传和指导,推动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扩大新品种、新技术规模化示范、成熟化应用,带动产业升级,为河南省大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最后,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育种技术手段,实现由传统育种转向精准育种,培育一批符合生产需求、高产高效的优良品种,大力推进成果转化,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
以“三个导向”为引领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体系以*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提升菜篮子供应水平、设施蔬菜低碳高效生产、资源集约利用绿色发展”开展创新研发,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省由蔬菜大省向蔬菜强省转变。
以满足人民对优质蔬菜产品多元化需求和种植者省力化栽培的需求,进行优质蔬菜新品种选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研发。一是以“优质、抗逆、适宜轻简化栽培”为目标,进行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河南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种源保障;二是从适宜机械化播种和移栽的种子加工、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和采收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研发与集成,解决未来谁来种菜这一现实问题。体系专家与相关企业合作创新集成了小辣椒、大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在临颍县和新野县进行了成功示范,实现蔬菜生产从传统的依靠“人力”向“机器种菜”转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
以资源高效利用、低碳化发展为目标,开展设施蔬菜关键技术研发。研发的大跨度外保温塑料大棚较传统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目前已成为我省新建蔬菜生产设施的主要类型;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较传统管理分别节约水、肥50%和30%以上。下一步体系专家将针对现代设施农业能源消耗高这一重点,进行优化设施采光保温性能、太阳能蓄热、清洁能源等方面研究,推动设施农业低碳化发展。
以绿色化发展为目标,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菜田洁净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开展秸秆还田、尾菜资源化利用、病虫害生态物理和太阳能消毒等方面研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构建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让菜田环境净起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早服务蔬菜产业,鼓起菜农钱袋子。依托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一三五五”和“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共建示范县”等工作机制,蔬菜产业体系对接了临颍、滑县、内*、南乐等四个示范县,每位专家对接五个新型经营主体,以这些基地为平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示范和推广力度,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鼓起菜农的钱袋子、支撑乡村特色产业振兴。
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陈锦永:
打造未来果园生产体系加快建设“果业强国”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果树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担当拓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职责使命,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努力推进“果业大国”向“果业强国”转变。
作为“一亩园十亩田”的生动写照,果业在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不强、出口极少,与世界果业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低、优质果率不高、管理用工较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益不好等突出问题。
针对我国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急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一、选育高产抗逆性新优品种,优化品种种植结构。二、研发集成简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达到省工省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三、研究采后分等分级、物流保鲜及高值加工等关键技术,提高果品的附加值。四、研发数字化监测、自动化采集、智能化诊断与信息化管控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平台,实现果园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打造未来果园,加快建设“果业强国”步伐。未来果园生产系统是通过五新(品种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装备创新)模式,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农业信息、人工智能等,在保证果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投入,构建的接近生物产能上限的果园生产体系,该系统可大幅提高果园产量和效率。如新西兰采用二维平面树形种植的7年生“嘎啦”“富士”等4个苹果品种,平均单产达到了.90吨/公顷(超过10吨/亩),而且优质果率达90%,另外,二维平面树形便于机械化作业。结合我国果园地形土壤气候条件,我们要因地制宜,加快打造平原、丘陵、山区等未来果园生产模式,以点带面进行辐射推广,逐步实现五变(果园变公园、生产变生活、劳动变休闲、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解决果园三低(低产、低质、低效)问题,促进果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徐志红:
科技赋力服务乡村特色西甜瓜产业发展
河南省是我国西甜瓜产业的第一大省份产区,也是我国设施西甜瓜栽培的优势产区,种植基础广泛,交通优势明显,产品辐射全国,目前我省西甜瓜产业面临着由种植面积大产区向种植高效益产区转变的关键时期。
*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如何全面深刻领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农业农村发展的*策和要求,并系统谋划“五大振兴”的*策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是摆在全体农业科研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为保障我省西甜瓜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农业强省建设,作为服务支撑我省西甜瓜产业的专家技术团队,我们将持续致力于种业自主创新,强化种质资源深度发掘利用,解析西甜瓜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实含糖量、果肉色泽等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机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材料,加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培育多抗优质特色西甜瓜新品种。
河南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将统筹各种科研、生产资源,与当地*府有效衔接,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县、乡、村发展特色西甜瓜种植,助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如夏邑县优先发展高品质麒麟瓜保护地栽培;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开拓彩虹肉吊蔓小果型西瓜市场;鄢陵县陶城镇以露地小拱棚中果型西瓜和薄皮甜瓜为主。
根据各地生产条件和栽培习惯,西甜瓜体系将集成简单实用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并联合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技术培训,积极引入最新的农机农艺技术,引导当地西甜瓜产业逐步走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扶持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创立品牌,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科技赋力,引领乡村特色西甜瓜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最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城乡发展活力的目标。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陈随清:
做强中药材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中药材是一个特色农产品,又是中药的原料,因此,中药材产业是中医药事业的基础。药品讲究质量,质量保证疗效。对中药材产业来讲质量是第一位的,同时质量也是效益。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中药材是中药的原料,因此,中药材产业是中医药事业的基础。
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品种纯化、新品种繁育,促进种子种苗生产产业化。中药材传统品种退化,引种品种混乱是普遍现象。但是传统的育种技术周期长、成本高;中药材品种多、单品种需求量有限,制约了中药材种业的发展。采用现代遗传基因分子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周期,降低成本。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进行市场预测,以需求定产量,保证经济效益。同时,现代农业机械、阳光温室大棚、自动化育苗等技术都为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开展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提升药材品质,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药材生产历史短,生产技术不成熟,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导致化肥用量大、农药残留严重。我们要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进行水肥调控研究,配方施肥,开展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实现中药材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
三、推进中药材采收加工规模化、规范化,助力乡村振兴。中药材品种多、单品种产量小,手工采收、农户作坊式加工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做好道地药材的生产规划,实现道地药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加快中药材采收、加工机械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建立中药材产地加工企业,培训中药材采收加工技术人员,可以很好地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乔松林:
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守好人民“肉盘子”
*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升生猪有效供给和安全保障水平,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整体来看我国生猪产业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生猪产能较快恢复,生猪供给情况逐步稳定;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规模化发展水平不断增强。
作为生猪养殖大省和外调大省的河南,常年生猪饲养量约占全国的1/10,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60%以上,生猪产值占全省畜牧业总产值的40%以上。在新形势下要把“肉盘子”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生猪产业必须实现由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如何实现这一跨越?我们需要加强原始创新,找准产业核心瓶颈问题和关键需求,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精耕细作产业链每个环节,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以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非洲猪瘟综合防控、重要猪病监测与净化、优良种猪遗传改良及新品种培育、新型饲料添加剂与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抗生素替代等制约我省养猪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整合体系资源,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融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为我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例如,在疫病防控方面,以实现国产检测试剂技术新突破,逐步有效替代进口试剂为目标,围绕非洲猪瘟等重大、新发及再现猪病检测诊断,开展科技攻关,解决我国诊断试剂大多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通过体系专家和试验站之间的内部协同,集成多项猪病净化与综合防控技术,及时发现预警并消除动物疫情隐患,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闫祥洲:
*策与科技双轮驱动乡村振兴“牛”起来
河南是农业大省,更是畜牧业大省和肉牛产业大省,在我省发展肉牛产业是发挥畜牧大省优势、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重要载体,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省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今年4月出台了《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实施“十大行动”为主要抓手,健全各类保障措施,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着力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力争到年,全省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奶类产量达到万吨,肉牛奶牛一产产值达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0亿元。到年,肉牛奶牛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发展肉牛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要抢抓我省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与培育,创新肉牛养殖模式,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省肉牛体系专家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成熟的“村集体建场、养殖主体经营”“户繁、企育、龙头带动”“农区农户母牛适度规模养殖模式”以及“种养一体化”循环养殖等模式。其中,“”模式比较适合农户和村集体饲养,具体为夫妇2人,5亩养殖用地,50头牛,投资万元,年利润20万元。该模式以家庭为单元,不雇用外来劳动力,其显著特点是犊牛成活率高,犊牛成活率在95%以上;牛群发病率低;养殖人员收入稳定。
良种就是畜牧业的“芯片”,肉牛良种繁育对肉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省能繁母牛数量依旧不足,省肉牛体系专家正围绕提高母牛群体的质和量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围绕产学研用,加强科企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皮南牛、德南牛等新品种(系)培育,打造全国制种供种核心大省。二是建立相对稳定、人数和结构合理的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培养一批技术人才队伍,让完整成熟的肉牛繁殖技术开花结果,落地生根,以满足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要。
河南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张震:
推进高质量发展扛稳奶业振兴大旗
河南是全国新兴的奶业大省,是国家明确要求率先实现奶业振兴的十个主产省之一,具备较好的奶业产业发展优势,秸秆资源丰富,地处中原,是全国北奶南运的桥头堡、北牛南移的承接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乳品消费逐年增长,市场空间巨大,地位举足轻重。
当前,我国奶业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单纯地要求产奶高到目前的质量好。要想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奶业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构建“健康养殖、绿色低碳生产”的现代化奶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线,开展跨体系、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合作,构建科技型支撑体系,推动河南奶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奶牛体系将针对奶牛种业“卡脖子”、豆粕减量替代、绿色养殖、智慧奶业生产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国家及行业重大科技需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奶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打造人才梯队和创新高地。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求,在行业内引导营造有利于奶业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中青年人才勇担重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我省奶业人才资源的整体提升与更新。加强与国内外顶尖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河南,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奶业科技创新高地。
三、完善奶业科技服务与推广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企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在服务流程和响应时间上做“减”法,服务内容和解决方案上做“加”法,“一站式”地为奶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联合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展示、培训指导、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推广示范基地,以科技示范带动我省奶业发展。
河南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授权凯:
种业创新赋能壮大肉羊支柱产业
河南省地处*淮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非常适宜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肉羊养殖的*金地带。年全省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居全国第四位,养殖基础雄厚,肉羊屠宰加工、销售企业发展强势,正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肉羊产业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畜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肉羊从传统养殖正在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优质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河南省肉羊产业要形成*策引导、科技支撑,*产学研企联合推进,开展机制、模式创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加快肉羊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助力。
一、强化科技支撑,以种业创新赋能我省肉羊产业振兴。良种是肉羊产业提质的“芯片”,更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权凯教授团队建设的“河南省羊地方种质资源库”为地方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利用平台,健全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因挖掘、鉴定评价、品种创新、探索创新利用模式,围绕“多生、快长”开展专门化肉羊新品种培育。全面提升河南肉羊育种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水平和商业化育种能力,为河南省肉羊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种源保障。
二、建立健全肉羊育繁推体系,形成“育种企业(原种羊)+制种企业(一、二级种羊)+合作社和农户(繁育羊)+企业(育肥羊)”4级繁育体系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生模式,向着“养殖+科技+加工+营销”的三产融合趋势发展,积极推广“1+10+”肉羊家庭生态牧场等生态肉羊养殖模式。
三、强化科技支撑,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组织体系。提升肉羊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培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提高竞争力。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玉亭: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突破耕地面积刚性约束,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食用菌是非耕地生产,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等“五不争”特点。食用菌生产采用层架式种植方式,在自然风险可控条件下实现立体周年生产和工厂化生产,一亩食用菌相当于6亩以上的露地蔬菜生产。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向秸秆粪污要食物。以河南省为例,如果按照年产生秸秆7万吨计算,只要将其中5%用于生产食用菌,即万吨秸秆就可以生产至少万吨干食用菌。按照每吨干食用菌含有19%~40%的蛋白质计算,相当于增加53万~万吨蛋白质,相当于万~万吨瘦肉、万~万吨鸡蛋、万~万吨的牛奶。
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向微生物要食物。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年食用菌产量.4万吨,产值.7亿元。8年的脱贫攻坚中,全国个贫困县,大约72%的贫困县首选了食用菌产业。年河南食用菌产量达到了.85万吨,产值达亿元。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目前,我省选育出的食用菌品种只有9个,自主选育的品种市场占有率只有30%。要建设好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提升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和农业农村部食用菌种质资源省部共建实验室,加快新品种选育,改造老旧设施,推动食用菌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始终贯彻“两山”理论,促进食用菌产业融入山水林田湖生命生态系统。促进现代科技进入产区、植入产业、长入产品、融入品牌,要在吃上下功夫,多渠道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要在卖上做文章,推动河南蘑菇跑在丝绸之路上,应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一带一路一菇”的市场销售新格局;要在“特”上出新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菇”的村镇发展新路子;要在草上求创新,攻克农业废弃物基料化利用新技术,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一草一粪一菇的发展新模式。
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建新新:
科学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水产养殖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饮食结构,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渔业是河南省十大特色产业,河南省池塘养殖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年单产约6.76吨/公顷,单产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要针对自然资源禀赋和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解决制约河南水产品生产核心技术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具体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好种业翻身仗。对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中种质退化、优良品种严重落后的问题,挖掘和开发我省斑鳜、拟鲿、*颡鱼、尖头鱥等土著水产种质资源,提高种质创新能力;以我省优势水产品*河鲤为突破口,开展*河鲤、淇河鲫、伊河鲂等我省特色品种遗传育种研究,培育优质抗逆新品种。引进和示范一批优良新品种,培育和壮大一批种业企业,提高良种化水平,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提升绿色技术水平。针对水产养殖节水减排、面源污染等问题,集成创新“渔农一体化”“绿色化养殖小区构建技术”等先进养殖模式,开展区域性绿色高效养殖模式示范,集成示范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及产品提质增效。在养殖效益不降低的前提下,基本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取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保全民、护健康。跟踪调查、研究我省渔业转型升级后主要养殖品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全面掌握我省主要养殖品种病害防控技术现状及需求,针对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与攻关,力争在绿色投入品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开展水产养殖许可使用药物的生态安全评价和有效性评价研究,制定水产养殖用药技术规范;针对渔业转型升级后我省万吨以上养殖品种的重大病害的防控开展重点研究,开展以营养调控、免疫增强剂、物理技术等为主及精准用药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
四是提升品质促高效发展。围绕大宗淡水鱼品质改善营养调控技术、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新型饲料原料与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发等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集成与示范;研发饲用微生态制剂、功能性多糖与低聚糖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开发新型蛋白源与脂肪源,开发环境友好型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