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水浒好汉们有西 [复制链接]

1#

公元年,五代后晋皇帝石重贵,不甘像先皇石敬瑭一样对契丹卑躬屈膝那样,做一个孙皇帝,而是拒绝向大辽契丹皇帝称臣纳贡,惹得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大怒,发兵攻打后晋。石重贵很有骨气,但是治国能力和军事才能很差,终于兵败被俘。后晋皇族和朝廷官员被契丹人强制押解迁移到了契丹境内。可以说是五代版的靖康之耻。

在这些被俘的后晋朝廷官员中,有一名叫胡峤的官员,后来写了本记述契丹国地理人文风俗的《陷虏记》一书。在《陷虏记》中,首次提到了西瓜,而且胡峤在辽上京附近(今属内蒙古辽西一带)见到并品尝了中原从来没有的一种瓜果------西瓜。书中曰:“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这可能是汉语文献首次对西瓜的记载。

这说明,至少在五代时,契丹国就已经开始种植并食用西瓜。是契丹人西征今天新疆,甘肃一带的回鹘诸国而得到的西瓜种。因为这些回鹘国在契丹国的西面,所以契丹人将此瓜叫作西瓜。所以实际上西瓜是契丹人给命名的。

今天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测序的办法已经确定现代西瓜的祖先来自于非洲大陆。四千年前,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种植西瓜。后来,又传入中东两河流域一带,然后通过商路传到西域,并最终由于契丹人的征伐,在唐末五代,定居于塞北契丹国。

胡峤在回归中原时并未将西瓜种携带,实际上,整个五代一直到整个北宋时期,近两百年的历史,西瓜都没有在中原流传开来。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契丹人,女真人种西瓜,吃西瓜,可是大宋没有人种西瓜,吃西瓜。

所以说今天提到西瓜传入中国的历史时,说在五代时期,西瓜传入中国内地。很明显不对,因为五代及北宋压根不种西瓜,不吃西瓜。

而中原开始种植西瓜,是在北宋灭亡,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如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路过河南开封,诗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可见这时中原开封等地种植西瓜已经十分普及。

这很可能是女真人,契丹人,幽州汉儿等征服者南下中原,将其老家的西瓜一并带入中原种植。而中原的老百姓也逐渐向这些“入侵者”学会了西瓜种植,西瓜开始在中原一带流行起来。由于女真人,契丹人,已经叫此瓜为西瓜,汉地老百姓也就跟着叫西瓜,虽然西瓜是从北方辽金地域传入中原的。可以说西瓜进入中原是“入侵者”的产物。

南宋时期,官员洪皓出使金国,被金国扣留长达十五年,到绍兴十三年(年)才得以归国,洪皓归来时,从金国带回了西瓜种子,开始在江南一带种植。这样西瓜的种植在南宋的疆界开始扩散开来。

由以上可看出,西瓜在中国的大普及,是在宋金对峙时期。这个时候距离第一个记载西瓜并品尝西瓜的胡峤,已过去了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了。水浒的故事被设定发生在北宋末期的山东梁山一带,自然是没有西瓜可吃的。所以水浒好汉们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却不能大口啃西瓜。

那么为什么西瓜没有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北宋流行起来呢?北宋人就眼睁睁得看着契丹人在炎炎夏日大啖西瓜,而没有一点羡慕,就没想过从契丹国引进?这可能是个巨大的历史谜团。

是契丹人对大宋贸易封锁?禁止西瓜及西瓜种出口到大宋?这可能不真实,宋辽在檀渊之盟后,两国实现了长久的和平,在边境开放贸易,交易商品甚至包括马等军事战略物资,断不会阻止西瓜种的贸易。也没法阻止,因为种子很容易走私。

是中原人种植技术不过关吗?恐怕也不是,本身中原人就是农耕民族,农作物,蔬菜瓜果的种植经验非常丰富,西瓜种植也并不复杂,肯定也不是技术问题。

那么为什么北宋人不吃西瓜,不种西瓜呢?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北宋时西瓜不好吃。一直到南宋,西瓜还是“味淡而多液”,和今天的甘甜可口大为不同。北宋时西瓜可能含糖量太低,寡淡无味。还有瓜瓤中西瓜子太多,可能吃一口瓜,其中含半口西瓜子,吃瓜净吐西瓜子了,同时西瓜又不能像冬瓜一样那么来存储,作为瓜菜救荒植物。种种原因,导致北宋人民,没有从契丹国引进西瓜种植的动力,对当一个“吃西瓜群众”不感兴趣,毕竟当时,北宋人有品种丰富的各种甜瓜吃,西瓜于此相比没有一点优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